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基于CT图像和改进的差分盒维数法的混凝土细观损伤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22页
    1.1 混凝土细观损伤定量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混凝土细观研究的国内外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分形理论在其他领域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目前存在的问题第17-18页
    1.4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5 主要研究方法第19-21页
        1.5.1 搜集资料第19页
        1.5.2 图像处理的方法第19页
        1.5.3 补充适量的混凝土CT试验第19-20页
        1.5.4 分形理论的分析方法第20-21页
    1.6 本文技术路线第21-22页
2 CT扫描技术及其在单轴拉压条件下混凝土破损过程的CT试验研究第22-31页
    2.1 CT试验扫描技术研究第22-24页
        2.1.1 CT技术简介第22页
        2.1.2 CT扫描成像原理第22-23页
        2.1.3 本次试验采用的CT扫描设备第23-24页
    2.2 试验前期准备工作第24-26页
        2.2.1 加载试验机的组成第24-25页
        2.2.2 试件的粘结与对中第25-26页
    2.3 单轴压缩条件下混凝土CT试验第26-29页
        2.3.1 试验条件第26页
        2.3.2 加载与扫描过程第26-28页
        2.3.3 试验结果分析第28页
        2.3.4 CT图像裂纹的提取第28-29页
    2.4 单轴拉伸条件下混凝土CT试验第29-30页
        2.4.1 试验条件第29页
        2.4.2 加载与扫描过程第29页
        2.4.3 试验结果分析第29-30页
        2.4.4 CT图像裂纹的提取第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3 混凝土CT细观损伤的分形方法研究第31-45页
    3.1 分形理论简介第31-34页
        3.1.1 分形的定义第32页
        3.1.2 分形维数的定义第32-34页
    3.2 分形的应用第34-36页
        3.2.1 建筑学中的分形第34-35页
        3.2.2 自然界中的分形第35页
        3.2.3 生物学中的分形第35-36页
    3.3 盒维数法及裂纹分形维数的估算第36-43页
        3.3.1 盒维数法定义第36-37页
        3.3.2 盒维数法的分类第37-41页
        3.3.3 几种分形维数算法的比较第41-43页
    3.4 Matlab程序的实现步骤第43-44页
    3.5 本章小结第44-45页
4 改进后的差分盒维数法方法介绍及其与传统差分盒方法的比较第45-57页
    4.1 传统差分盒方法改进的原因第45-46页
    4.2 改进后的差分盒维数法第46-48页
    4.3 传统差分盒维数法对混凝土CT图像的分析第48-51页
        4.3.1 混凝土单轴压缩时CT图像的分形维数计算第48-49页
        4.3.2 混凝土单轴拉伸时CT图像的分形维数计算第49-51页
    4.4 改进后差分盒维数法对混凝土CT图像的分析第51-54页
        4.4.1 混凝土单轴压缩时CT图像的分形维数计算第51-52页
        4.4.2 混凝土单轴拉伸时CT图像的分形维数计算第52-54页
    4.5 传统差分盒方法与改进后差分盒方法的计算结果比较第54-55页
    4.6 本章小结第55-57页
5 损伤变量 D_(pi)的建立及其适用性验证第57-66页
    5.1 损伤变量建立的方法第57-58页
    5.2 损伤变量 D_(pi)的建立第58-59页
        5.2.1 定义损伤变量 D_(pi)的条件第58-59页
        5.2.2 基于分形维数损伤变量的建立第59页
        5.2.3 本文建立损伤变量表达式的思路第59页
    5.3 试验结果分析第59-64页
        5.3.1 混凝土压缩条件下的结果分析第59-61页
        5.3.2 混凝土拉伸条件下的结果分析第61-64页
    5.4 损伤变量 D_(pi)的适用性验证第64-65页
    5.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6-68页
    6.1 结论第66页
    6.2 展望第66-68页
致谢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3页
附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土参数的联合分布识别与边坡稳定性动力可靠度分析
下一篇:非垂直入射地震波作用下场地反应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