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电化学辅助制备大尺寸石墨烯及其在锂电池负极上的应用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符号说明第18-20页
第一章 绪论第20-48页
    1.1 石墨烯的简介第20-27页
        1.1.1 石墨烯的结构与形貌第20-21页
        1.1.2 石墨烯的物理性质第21-22页
        1.1.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22-27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简介第27-46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优点第28-29页
        1.2.2 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进展第29-38页
        1.2.3 石墨烯基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38-45页
        1.2.4 改善过渡金属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方法第45-46页
    1.3 本课题提出的目的与研究内容第46-48页
第二章 亚毫米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及表征第48-60页
    2.1 引言第48页
    2.2 实验部分第48-51页
        2.2.1 实验所用试剂第48-49页
        2.2.2 实验所用设备和表征仪器第49-50页
        2.2.3 亚毫米级GO的制备第50-5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1-57页
        2.3.1 亚毫米级GO的制备过程与机理分析第51-52页
        2.3.2 膨胀石墨粉的表征第52-54页
        2.3.3 亚毫米级GO的表征第54-57页
    2.4 本章小结第57-60页
第三章 电沉积法制备nMnO_2-srGO复合薄膜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第60-80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实验部分第61-64页
        3.2.1 实验所用试剂第61-62页
        3.2.2 实验所用设备和表征仪器第62-63页
        3.2.3 针状二氧化锰-亚毫米级氧化石墨烯的制备第63-64页
        3.2.4 针状二氧化锰-亚毫米级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膜的制备第64页
        3.2.5 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第6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4-78页
        3.3.1 亚毫米级GO的表征第64-65页
        3.3.2 nMnO_2-srGO复合薄膜的表征第65-68页
        3.3.3 nMnO_2-srGO复合薄膜做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电化学表征第68-76页
        3.3.4 nMnO_2-srGO制备及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分析第76-78页
    3.4 本章小结第78-80页
第四章 电沉积法制备SnFe_2O_4/rGO复合薄膜及在锂离子电池上的应用第80-110页
    4.1 引言第80-81页
    4.2 实验部分第81-84页
        4.2.1 实验所用试剂第81-82页
        4.2.2 实验所用设备和表征仪器第82-83页
        4.2.3 SnFe_2O_4/rGO的制备第83-84页
        4.2.4 SnFe_2O_4/rGO锂离子电池的组装第84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4-107页
        4.3.1 Fe(NO_3)_3·9H_2O和SnCl_2·2H_2O的添加量对SnFe_2O_4/rGO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第84-94页
        4.3.2 SnFe_2O_4/rGO沉积密度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第94-100页
        4.3.3 GO尺寸变化对所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100-107页
    4.4 本章小结第107-110页
第五章 结论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32页
致谢第132-134页
科研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34-136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36-140页
附件第140-142页

论文共1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岭土基多维度材料增强聚丙烯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聚合物基功能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导电导热与电磁屏蔽性能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