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像序列的三维重建技术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3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引言 | 第7-8页 |
·本文研究目的 | 第8页 |
·相关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计算机视觉的发展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本文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0-13页 |
·本文技术基础及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文章结构安排 | 第11-13页 |
第二章 图像三维重建基础 | 第13-26页 |
·基础知识与概念 | 第13-15页 |
·绝对二次曲线(面) | 第13页 |
·对极几何与基础矩阵 | 第13-15页 |
·单应矩阵 | 第15页 |
·摄像机模型 | 第15-19页 |
·坐标系和符号定义 | 第15-16页 |
·线性模型 | 第16-18页 |
·畸变模型 | 第18-19页 |
·图像预处理 | 第19-25页 |
·图像增强与阈值处理 | 第19页 |
·图像滤波 | 第19-25页 |
·图像尺寸调整和亚采样 | 第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特征元识别与匹配 | 第26-38页 |
·特征点检测与匹配 | 第26-32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特征点检测与描述方法 | 第27-29页 |
·特征匹配 | 第29-32页 |
·椭圆点集定位与描述 | 第32-37页 |
·椭圆特征识别与参数表示 | 第32-33页 |
·射影不变描述 | 第33-35页 |
·真实模板实验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摄像机标定 | 第38-63页 |
·现有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38-43页 |
·传统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38-40页 |
·基于主动视觉的摄像机标定 | 第40-41页 |
·摄像机自标定方法 | 第41-43页 |
·基于平面模板的摄像机标定方法 | 第43-54页 |
·基于平面模板的摄像机标定基础 | 第43-46页 |
·基于圆点平面模板的标定 | 第46-49页 |
·实验与分析 | 第49-54页 |
·结论 | 第54页 |
·一种自上而下的精确标定方法 | 第54-62页 |
·引言 | 第54-55页 |
·模型假设和基本工具 | 第55页 |
·算法描述 | 第55-59页 |
·实验结果和分析 | 第59-62页 |
·结论 | 第62页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第五章 图像序列的标定与重建结果 | 第63-70页 |
·图像匹配 | 第63-65页 |
·摄像机初标定和稀疏三维重构 | 第65-66页 |
·基于EXIF信息的初始内参估计 | 第65-66页 |
·稀疏重构 | 第66页 |
·摄像机参数优化和重建 | 第66-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70-72页 |
·工作总结 | 第70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