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3页 |
1.0 前言 | 第15页 |
1.1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概况 | 第15-17页 |
1.1.1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组份 | 第16页 |
1.1.2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发展史 | 第16-17页 |
1.2 MgCl_2型Ziegler-Natta催化剂 | 第17-25页 |
1.2.1 MgCl_2结构及其作用 | 第18-19页 |
1.2.2 TiCl_4的负载及负载机理 | 第19-20页 |
1.2.3 给电子体的作用及其作用方式 | 第20-23页 |
1.2.4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23-25页 |
1.3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聚合 | 第25-30页 |
1.3.1 聚合机理 | 第26-27页 |
1.3.2 氢气的作用 | 第27-28页 |
1.3.3 聚合物颗粒的形貌 | 第28-29页 |
1.3.4 Ziegler-Natta催化剂的预聚合 | 第29-30页 |
1.4 课题的提出 | 第30-33页 |
第二章 烷氧基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3-59页 |
2.1 引言 | 第33-35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33-34页 |
2.1.2 试剂处理 | 第34页 |
2.1.3 表征仪器及方法 | 第34-35页 |
2.2 大颗粒乙氧基镁的制备及表征 | 第35-47页 |
2.2.1 大颗粒乙氧基镁的制备 | 第35页 |
2.2.2 反应条件对乙氧基镁性能的影响 | 第35-39页 |
2.2.3 乙氧基镁的SEM表征 | 第39-40页 |
2.2.4 乙氧基镁的WAXD表征 | 第40-41页 |
2.2.5 乙氧基镁的EDS表征 | 第41页 |
2.2.6 乙氧基镁的FT-IR表征 | 第41-42页 |
2.2.7 影响因子对实验结果的DOE分析 | 第42-47页 |
2.3 小粒径乙氧基镁的制备及其表征 | 第47-58页 |
2.3.1 小粒径乙氧基镁的制备 | 第47-48页 |
2.3.2 二氧化硅及癸烷对乙氧基镁的影响 | 第48-51页 |
2.3.3 搅拌速率对乙氧基镁颗粒的影响 | 第51-55页 |
2.3.4 戊五醇对乙氧镁颗粒的影响 | 第55-58页 |
2.4 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催化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59-79页 |
3.1 引言 | 第59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9-60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59-60页 |
3.2.2 试剂处理 | 第60页 |
3.2.3 实验仪器 | 第60页 |
3.3 催化剂的制备及乙烯预聚合 | 第60-61页 |
3.3.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60-61页 |
3.3.2 乙烯预聚合 | 第61页 |
3.4 乙烯聚合 | 第61页 |
3.4.1 常压聚合 | 第61页 |
3.4.2 高压聚合 | 第61页 |
3.5 多元素硅烷类给电子体的研究 | 第61-68页 |
3.5.1 多元素给电子硅烷类物质对催化剂的影响 | 第61-63页 |
3.5.2 催化剂的XPS表征 | 第63-64页 |
3.5.3 催化剂颗粒的SEM表征 | 第64-65页 |
3.5.4 粒径分布 | 第65页 |
3.5.5 TiCl_4滴加速率的影响 | 第65-67页 |
3.5.6 TiCl_4加入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3.6 乙烯预聚合 | 第68-74页 |
3.6.1 乙烯预聚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第68-69页 |
3.6.2 聚合动力学 | 第69-70页 |
3.6.3 SEM表征 | 第70-72页 |
3.6.4 BET表征 | 第72-73页 |
3.6.5 XPS表征 | 第73-74页 |
3.7 聚合物的表征 | 第74-77页 |
3.7.1 聚合物SEM表征 | 第74-75页 |
3.7.2 FT-IR表征 | 第75-76页 |
3.7.3 聚合物DSC表征 | 第76-77页 |
3.7.4 聚合物GPC表征 | 第77页 |
3.8 小结 | 第77-79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79-81页 |
4.1 结论 | 第79页 |
4.2 创新点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7页 |
致谢 | 第87-8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9-91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1-93页 |
附件 | 第93-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