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必要性 | 第8-10页 |
1.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1.1.2 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1.2 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研究现状和方法比较 | 第10-14页 |
1.3 系统关键因素及主要工作步骤分析 | 第14-15页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 第15-17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5-1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3 课题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6-17页 |
第二章 桥梁缆索知识和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 第17-25页 |
2.1 桥梁类型简介 | 第17-19页 |
2.2 桥梁缆索知识简介 | 第19-21页 |
2.3 缆索荷载测量装置模型的建立 | 第21-22页 |
2.4 LORA无线模块 | 第22-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三章 桥梁缆索荷载监测系统硬件设计 | 第25-48页 |
3.1 振弦传感器说明 | 第25-28页 |
3.1.1 振弦传感器结构框图 | 第25-27页 |
3.1.2 振弦传感器的标定 | 第27-28页 |
3.1.3 传感器的安装与防护 | 第28页 |
3.2 采集/网关系统硬件设计 | 第28-38页 |
3.2.1 微型控制器设计 | 第30-31页 |
3.2.2 供电系统设计 | 第31-33页 |
3.2.3 振弦采集模块 | 第33-34页 |
3.2.4 带通滤波器设计 | 第34-36页 |
3.2.5 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 第36页 |
3.2.6 数据存储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3.2.7 节点外壳及接口设计 | 第37-38页 |
3.3 硬件系统固件驱动的实现 | 第38-41页 |
3.3.1 节点固件驱动的实现 | 第38-40页 |
3.3.2 网关固件驱动的实现 | 第40-41页 |
3.4 硬件驱动开发环境搭建 | 第41-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相关算法、传输机制研究及系统联调测试 | 第48-55页 |
4.1 算法研究 | 第48-51页 |
4.1.1 频率计算算法 | 第48-50页 |
4.1.2 数据优化、数据剔除的算法研究 | 第50-51页 |
4.2 定时传输机制研究 | 第51-53页 |
4.3 系统联调测试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桥梁荷载监测系统软件功能设计 | 第55-64页 |
5.1 桥梁荷载监测系统软件框图 | 第55-57页 |
5.1.1 数据接入方式 | 第56页 |
5.1.2 关系模型 | 第56页 |
5.1.3 数据查询和展示 | 第56页 |
5.1.4 数据统计和分析 | 第56-57页 |
5.2 系统软件自诊断功能 | 第57-58页 |
5.3 用户管理功能 | 第58-59页 |
5.4 软件系统实施方案 | 第59-63页 |
5.4.1 组件 | 第60-61页 |
5.4.2 消息处理流程 | 第61页 |
5.4.3 基于Request/Response模式 | 第61-62页 |
5.4.4 任务调度 | 第62-63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六章 实际工程应用 | 第64-77页 |
6.1 工程概况 | 第64-65页 |
6.2 系统设计概要 | 第65-72页 |
6.2.1 传感器的选点安装 | 第65-69页 |
6.2.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69-70页 |
6.2.3 系统主要功能 | 第70-72页 |
6.3 荷载系统运行实例 | 第72-76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77页 |
7.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第77-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