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变流器应用现状研究 | 第10-12页 |
1.2.1 可再生能源并网发电 | 第10-11页 |
1.2.2 有源电力滤波器与无功补偿 | 第11页 |
1.2.3 统一电能质量控制器 | 第11-12页 |
1.3 变流器控制技术研究 | 第12-13页 |
1.3.1 瞬时功率理论 | 第12页 |
1.3.2 控制策略概述 | 第12-13页 |
1.3.3 变流器无传感器控制策略研究 | 第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变流器数学模型与基本原理 | 第15-27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变流器与瞬时功率基本原理 | 第15-18页 |
2.2.1 变流器工作原理 | 第15页 |
2.2.2 瞬时功率与坐标变换 | 第15-18页 |
2.3 变流器数学模型 | 第18-20页 |
2.3.1 abc三相自然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18-19页 |
2.3.2 αβ两相静止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19页 |
2.3.3 dq旋转坐标系中的数学模型 | 第19-20页 |
2.4 变流器控制策略 | 第20-22页 |
2.4.1 电压定向控制 | 第20-21页 |
2.4.2 直接功率控制 | 第21页 |
2.4.3 基于虚拟磁通控制 | 第21-22页 |
2.5 自然坐标定向方法 | 第22-24页 |
2.6 三相变流器系统双闭环控制 | 第24-26页 |
2.6.1 系统仿真结构 | 第24页 |
2.6.2 仿真结果 | 第24-26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三章 基于虚拟磁链的无传感器方法 | 第27-34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基于虚拟电机磁链方法的数学模型 | 第27-29页 |
3.2.1 数学模型 | 第27-28页 |
3.2.2 磁链观测器原理 | 第28-29页 |
3.3 基于虚拟磁链的自然坐标控制 | 第29-32页 |
3.3.1 基于虚拟磁链定向 | 第29-31页 |
3.3.2 仿真分析 | 第31-32页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32-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四章 基于广义积分的电压观测方法——(二阶与三阶) | 第34-51页 |
4.1 引言 | 第34页 |
4.2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正交滤波器的无传感器方法 | 第34-41页 |
4.2.1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原理 | 第34-36页 |
4.2.2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正交信号发生器的电压观测方法 | 第36-37页 |
4.2.3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电压观测的自然坐标控制 | 第37-39页 |
4.2.4 仿真模型与结果分析 | 第39-41页 |
4.3 基于三阶广义积分正交滤波器的无传感器方法 | 第41-50页 |
4.3.1 基于三阶广义积分原理 | 第42-45页 |
4.3.2 基于三阶广义积分正交信号发生器的电压观测方法 | 第45-46页 |
4.3.3 基于三阶广义积分电压观测的自然坐标控制 | 第46页 |
4.3.4 仿真模型与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并网变流器系统实验平台与结果分析 | 第51-61页 |
5.1 引言 | 第51页 |
5.2 基于dSPACE的并网变流器系统实验平台 | 第51-53页 |
5.2.1 主电路 | 第51-52页 |
5.2.2 控制器 | 第52页 |
5.2.3 信号采集系统 | 第52-53页 |
5.2.4 光耦隔离电路 | 第53页 |
5.2.5 故障保护电路 | 第53页 |
5.3 基于无电压传感器控制策略系统实时实验分析 | 第53-60页 |
5.3.1 基于虚拟电机磁链无电压传感器算法实验分析 | 第53-55页 |
5.3.2 基于二阶广义积分滤波无电压传感器算法实验分析 | 第55-56页 |
5.3.3 基于三阶广义积分滤波无电压传感器算法实验分析 | 第56-57页 |
5.3.4 无电压传感器算法实验对比分析 | 第57-59页 |
5.3.5 光伏并网逆变实验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附录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