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3-18页 |
1.3.1 场所共生理念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 | 第13-15页 |
1.3.2 战场遗址博物馆相关研究及研究成果 | 第15-18页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第18-21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1.4.2 研究框架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 | 第21-31页 |
2.1 战场遗址博物馆的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1.1 战场遗址 | 第21-22页 |
2.1.2 遗址博物馆 | 第22-23页 |
2.1.3 战场遗址博物馆 | 第23-24页 |
2.2 场所共生理念的的含义 | 第24-26页 |
2.2.1 场所的含义 | 第24页 |
2.2.2 共生的含义 | 第24-26页 |
2.2.3 场所共生理念的含义 | 第26页 |
2.3 建筑达成场所共生的的常用处理手法 | 第26-29页 |
2.3.1 场景的共生 | 第26-27页 |
2.3.2 建筑形体融入与消隐 | 第27-28页 |
2.3.3 历史文化内涵的表达 | 第28-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战场遗址博物馆与场所共生理念的联系 | 第31-41页 |
3.1 战场遗址的构成 | 第31-34页 |
3.1.1 物质遗存 | 第31-33页 |
3.1.2 历史记忆 | 第33页 |
3.1.3 现状环境 | 第33-34页 |
3.2 战场遗址与战场遗址博物馆的关联 | 第34-36页 |
3.2.1 整体与局部的联系 | 第34-35页 |
3.2.2 内部与外部的过渡 | 第35-36页 |
3.3 战场遗址博物馆设计与场所共生理念的联系 | 第36-38页 |
3.3.1 当前战场遗址博物馆存在的问题 | 第37页 |
3.3.2 场所共生理念与战场遗址博物馆的融合 | 第37-3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8-41页 |
第四章 相关案例分析 | 第41-47页 |
4.1 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 第41-43页 |
4.1.1 项目概况 | 第41页 |
4.1.2 与文化的共生 | 第41-43页 |
4.1.3 小结 | 第43页 |
4.2 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 | 第43-44页 |
4.2.1 项目概况 | 第43页 |
4.2.2 建筑空间的共生 | 第43-44页 |
4.2.3 小结 | 第44页 |
4.3 日本广岛现代美术馆 | 第44-46页 |
4.3.1 项目概况 | 第44-45页 |
4.3.2 与自然共生 | 第45页 |
4.3.3 与文化的共生 | 第45-46页 |
4.3.4 小结 | 第46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战场遗址博物馆的场所共生设计策略 | 第47-61页 |
5.1 环境共生策略 | 第47-51页 |
5.1.1 战场遗址博物馆与自然环境的场所共生 | 第47-50页 |
5.1.2 战场遗址博物馆与战场遗址的场所共生 | 第50-51页 |
5.2 空间共生策略 | 第51-58页 |
5.2.1 形态空间的场所共生 | 第51-53页 |
5.2.2 交通空间的场所共生 | 第53-56页 |
5.2.3 功能空间的场所共生 | 第56-58页 |
5.3 文化共生策略 | 第58-60页 |
5.3.1 与场地历史文化的场所共生 | 第58-59页 |
5.3.2 与当地人文精神的场所共生 | 第59-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六章 场所共生的设计实践-以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为例 | 第61-71页 |
6.1 来凤山抗战遗址的概况 | 第61-64页 |
6.1.1 项目背景 | 第61页 |
6.1.2 项目区位 | 第61-62页 |
6.1.3 项目场地现状分析 | 第62页 |
6.1.4 基地选址分析 | 第62-64页 |
6.2 来凤山抗战遗址的遗存和现状问题 | 第64页 |
6.2.1 物质遗存与精神遗存 | 第64页 |
6.2.2 现状问题综述 | 第64页 |
6.3 场所共生设计策略的实际应用 | 第64-69页 |
6.3.1 与环境的共生 | 第65-66页 |
6.3.2 与空间的共生 | 第66-68页 |
6.3.3 与文化的共生 | 第68-69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9-7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7.1 研究成果 | 第71-73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致谢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81-83页 |
附录B (图片索引) | 第83-87页 |
附录C (来凤山抗战遗址博物馆设计任务书) | 第87-1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