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s | 第11-12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2-19页 |
1 锑及其应用 | 第12页 |
2 锑污染与危害 | 第12-13页 |
3 微生物对锑的转化机制 | 第13-16页 |
3.1 微生物对锑的转运 | 第13-14页 |
3.2 微生物对锑的甲基化 | 第14-15页 |
3.3 微生物对锑的还原 | 第15页 |
3.4 微生物对锑的氧化 | 第15-16页 |
4 磷酸盐调控系统 | 第16-18页 |
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9-39页 |
1 实验材料 | 第19-24页 |
1.1 实验菌株、质粒及引物 | 第19-21页 |
1.2 培养基配置及主要成分 | 第21-22页 |
1.3 酶与试剂盒来源 | 第22页 |
1.4 其它主要试剂及配方 | 第22-2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4-39页 |
2.1 本课题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24页 |
2.2 生长和Sb(III)氧化实验 | 第24-25页 |
2.3 双向电泳实验操作方法 | 第25-28页 |
2.3.1 全细胞蛋白质提取 | 第25页 |
2.3.2 蛋白质定量(Bradford法) | 第25-26页 |
2.3.3 等电聚焦 | 第26-27页 |
2.3.4 SDS-PAGE电泳 | 第27页 |
2.3.5 硝酸银染色(质谱兼容) | 第27-28页 |
2.3.6 图像扫描及分析 | 第28页 |
2.4 实时荧光定量PCR (qRT-PCR) | 第28-30页 |
2.4.1 细菌总RNA的抽提 | 第28页 |
2.4.2 DNase I消化总RNA中的DNA | 第28-29页 |
2.4.3 反转录PCR (reverse transcription PCR,RT-PCR) | 第29页 |
2.4.4 荧光定量PCR | 第29-30页 |
2.5 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突变株及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30页 |
2.6 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突变株及互补菌株生长、氧化曲线的测定 | 第30页 |
2.7 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突变株及互补菌株胞内H2O2含量检测 | 第30-31页 |
2.8 报告基因融合实验 | 第31-33页 |
2.8.1 报告基因融合载体构建 | 第31-33页 |
2.8.2 报告基因融合法检测anoA在GW4、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中的表达 | 第33页 |
2.9 细菌单杂交实验 | 第33-36页 |
2.9.1 细菌单杂交报告菌株的构建 | 第33-35页 |
2.9.2 蛋白PhoB1、PhoB2分别与anoA启动子的体内相互作用 | 第35-36页 |
2.10 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 GW4中PhoB1与PhoB2的表达纯化 | 第36-37页 |
2.11 凝胶迁移率实验EMSA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9-57页 |
1 实验菌株的生长和Sb(III)氧化实验 | 第39-40页 |
1.1 加Sb(III)条件下的生长实验 | 第39-40页 |
1.2 Sb(III)氧化实验 | 第40页 |
2 双向电泳结果 | 第40-42页 |
3 差异蛋白质的功能分类 | 第42-43页 |
4 荧光定量PCR检测相关基因的表达 | 第43页 |
5 Sb(III)氧化与抗性相关代谢分析 | 第43-44页 |
6 碳代谢、脂类及氨基酸代谢分析 | 第44页 |
7 磷酸酯代谢与磷酸盐转运 | 第44-57页 |
7.1 GW4中磷酸盐调控系统的分布 | 第44-45页 |
7.2 磷酸盐调控蛋白PhoB1与PhoB2全蛋白序列比对 | 第45页 |
7.3 报告基因融合法检测phoB1和phoB2的表达 | 第45-46页 |
7.4 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突变株及互补菌株的构建 | 第46页 |
7.5 GW4、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突变株及互补菌株生长及Sb(III)氧化曲线的测定 | 第46-48页 |
7.6 报告基因融合法检测anoA在GW4、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中的表达 | 第48页 |
7.7 GW4、GW4-ΔphoB1、GW4-ΔphoB2、GW4-ΔphoB1/phoB2及互补株胞内H2O2含量测定 | 第48-49页 |
7.8 GW4中锑氧化酶基因anoA启动区Pho box的预测 | 第49-50页 |
7.9 细菌单杂交实验检测蛋白PhoB1、PhoB2与anoA启动子相互作用 | 第50-52页 |
7.10 蛋白PhoB1与PhoB2的表达纯化 | 第52-53页 |
7.11 蛋白PhoB1、PhoB2与anoA启动子DNA的体外相互作用 | 第53-57页 |
第四章 总结与讨论 | 第57-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70页 |
附录 | 第70-74页 |
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
申请专利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