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电离层概述 | 第15-18页 |
1.2 顶部电离层探测手段与研究进展 | 第18-23页 |
1.3 顶部电离层研究的意义 | 第23页 |
1.4 本文选题依据及主要内容 | 第23-27页 |
第二章 低轨卫星GNSS数据 | 第27-35页 |
2.1 GNSS系统简介 | 第27-29页 |
2.1.1 GPS系统 | 第27-28页 |
2.1.2 其它GNSS系统 | 第28-29页 |
2.2 GNSS观测量 | 第29-32页 |
2.2.1 伪距 | 第29页 |
2.2.2 载波相位 | 第29-30页 |
2.2.3 电离层延迟效应 | 第30-31页 |
2.2.4 差分观测量获取TEC原理 | 第31-32页 |
2.3 本文使用的低轨卫星简介 | 第32-35页 |
第三章 低轨卫星垂直TEC映射函数评估 | 第35-49页 |
3.1 垂直TEC映射函数介绍 | 第35-36页 |
3.2 映射函数模型 | 第36-39页 |
3.2.1 薄层模型 | 第36-37页 |
3.2.2 F&K厚层模型 | 第37-38页 |
3.2.3 Lear模型 | 第38页 |
3.2.4 映射函数随天顶角的变化 | 第38-39页 |
3.3 等效高度 | 第39-45页 |
3.3.1 质心法 | 第39-40页 |
3.3.2 积分中值法 | 第40页 |
3.3.3 利用GCPM模式获取等效高度 | 第40-41页 |
3.3.4 等效高度随地方时、纬度和低轨卫星高度的变化 | 第41-44页 |
3.3.5 利用低轨卫星数据获取等效高度 | 第44-45页 |
3.4 斜向垂直TEC转换误差分析 | 第45-48页 |
3.5 本章总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低轨卫星硬件偏差的估算方法 | 第49-63页 |
4.1 低轨卫星硬件偏差介绍 | 第49-50页 |
4.2 TEC数据提取方法 | 第50-52页 |
4.3 零值估算法的改进 | 第52-55页 |
4.4 最小二乘法的参数优化分析 | 第55-59页 |
4.4.1 最小二乘法介绍 | 第55-56页 |
4.4.2 参数设定的影响分析 | 第56-59页 |
4.5 低轨卫星硬件偏差估算结果 | 第59-61页 |
4.6 本章总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GPS卫星和低轨卫星硬件偏差的变化趋势研究 | 第63-75页 |
5.1 GPS卫星硬件偏差变化趋势介绍 | 第63-65页 |
5.2 GPS卫星硬件偏差估算方法 | 第65-66页 |
5.3 利用低轨卫星数据计算GPS卫星硬件偏差 | 第66-70页 |
5.3.1 所有GPS卫星DCB均值为零的约束条件 | 第66-67页 |
5.3.2 部分GPS卫星DCB均值为零的约束条件 | 第67-70页 |
5.4 GPS卫星硬件偏差的长期变化影响因素分析 | 第70-71页 |
5.5 低轨卫星硬件偏差的长期和周期性变化分析 | 第71-73页 |
5.6 本章总结 | 第73-75页 |
第六章 顶部电离层和等离子体层TEC的经度变化特性 | 第75-99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75-77页 |
6.2 数据与方法 | 第77-78页 |
6.3 低轨卫星TEC经度变化统计结果 | 第78-92页 |
6.3.1 至点季节经度变化 | 第78-86页 |
6.3.2 分点季节经度变化 | 第86-89页 |
6.3.3 全年经度变化 | 第89-92页 |
6.4 讨论 | 第92-97页 |
6.5 本章总结 | 第97-99页 |
第七章 2015年3月磁暴期间顶部电离层TEC响应特性 | 第99-115页 |
7.1 研究背景 | 第99-100页 |
7.2 2015年3月17日磁暴简介 | 第100-101页 |
7.3 数据与方法 | 第101页 |
7.4 低轨卫星TEC的暴时响应结果 | 第101-110页 |
7.4.1 夜侧暴时响应分析 | 第101-106页 |
7.4.2 晨侧暴时响应分析 | 第106-110页 |
7.5 讨论 | 第110-114页 |
7.5.1 长时间负相响应的原因分析 | 第110-112页 |
7.5.2 高度和地方时响应特性 | 第112-113页 |
7.5.3 经度响应特性 | 第113-114页 |
7.6 本章总结 | 第114-115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15-119页 |
8.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115-117页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17-119页 |
参考文献 | 第119-133页 |
致谢 | 第133-135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