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前言 | 第8-9页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3 钢木组合结构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1.3.1 国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页 |
1.3.2 国内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0-11页 |
1.4 OSB板在国内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1-14页 |
1.4.1 国外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2-13页 |
1.4.2 国内的研究及应用现状 | 第13-14页 |
1.5 本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6页 |
第2章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的材料性能试验研究 | 第16-31页 |
2.1 概述 | 第16页 |
2.2 OSB板的材料性能试验 | 第16-27页 |
2.2.1 OSB板的密度、含水率试验 | 第16-19页 |
2.2.2 OSB板的静曲强度和抗弯弹性模量试验 | 第19-22页 |
2.2.3 OSB板顺纹抗压强度试验 | 第22-25页 |
2.2.4 OSB板抗拉强度试验 | 第25-27页 |
2.3 钢板力学性能试验 | 第27-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 | 第31-53页 |
3.1 概述 | 第31页 |
3.2 试件设计 | 第31-35页 |
3.2.1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试件设计 | 第31-34页 |
3.2.2 槽型端板的设计 | 第34-35页 |
3.3 试件制作过程 | 第35-38页 |
3.3.1 折边钢板和槽型端板的制作安装 | 第35-36页 |
3.3.2 试件主体构件(承重梁、盖板、肋板、垫板)的制作安装 | 第36-38页 |
3.4 加载方案 | 第38-41页 |
3.4.1 试验加载装置 | 第38页 |
3.4.2 试验加载制度 | 第38-39页 |
3.4.3 测点布置及数据采集 | 第39-41页 |
3.5 组合梁试验现象及结果分析 | 第41-52页 |
3.5.1 试验现象和破坏形态 | 第41-46页 |
3.5.2 组合梁试验结果及分析 | 第46-52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4章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有限元模拟 | 第53-71页 |
4.1 概述 | 第53页 |
4.2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3-60页 |
4.2.1 模型单元选取 | 第54-56页 |
4.2.2 材料属性 | 第56页 |
4.2.3 有限元模型建立及网格划分 | 第56-58页 |
4.2.4 边界条件与加载方式 | 第58-60页 |
4.2.5 模型求解 | 第60页 |
4.3 组合梁的有限元模型分析结果 | 第60-70页 |
4.3.1 组合梁L-I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0-64页 |
4.3.2 组合梁L-2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4-66页 |
4.3.3 组合梁L-3有限元分析结果 | 第66-7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5章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承载力影响因素及计算公式 | 第71-75页 |
5.1 概述 | 第71页 |
5.2 影响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承载力的因素 | 第71-74页 |
5.2.1 OSB板厚度的影响 | 第71-72页 |
5.2.2 钢板厚度的影响 | 第72-73页 |
5.2.3 钢板与OSB板间自攻自钻螺钉间距的影响 | 第73-7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6章 冷弯薄壁型钢-OSB板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挠度计算 | 第75-82页 |
6.1 概述 | 第75页 |
6.2 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挠度计算 | 第75-78页 |
6.2.1 组合梁微分方程的建立 | 第75-77页 |
6.2.2 组合梁挠度计算的二阶算法 | 第77-78页 |
6.3 组合梁考虑滑移效应的挠度计算 | 第78-81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2-84页 |
7.1 主要工作及结论 | 第82-83页 |
7.2 展望 | 第83-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6页 |
致谢 | 第86-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