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坳陷东坡古构造恢复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0-12页 |
|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12-13页 |
| 1.4 完成的工作量 | 第13-14页 |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第14-23页 |
| 2.1 区域地质特征 | 第14-18页 |
| 2.2 油气地质特征 | 第18-23页 |
| 第3章 川西东坡构造格局及演化特征 | 第23-32页 |
| 3.1 构造单元及特征 | 第23-24页 |
| 3.2 剥蚀厚度恢复 | 第24-29页 |
| 3.3 东坡构造演化分析 | 第29-32页 |
| 第4章 成藏期古构造特征 | 第32-49页 |
| 4.1 成藏期次及成藏期 | 第32-45页 |
| 4.2 成藏期古构造特征 | 第45-49页 |
| 第5章 构造演化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 第49-63页 |
| 5.1 地层沉降控制烃源岩生排烃时间 | 第49-50页 |
| 5.2 传递性高压控制油气的成藏动力 | 第50-52页 |
| 5.3 成藏期古构造脊控制油气运移方向 | 第52-57页 |
| 5.4 喜山运动对原有气藏分布的调整 | 第57-63页 |
| 第6章 认识及结论 | 第63-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