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论文--环境保护法论文

我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选题背景第11-12页
        1.1.2 选题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4-15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5-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第2章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的基本理论第17-22页
    2.1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的基本概念第17-18页
        2.1.1 气候资源的基本涵义第17页
        2.1.2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含义第17-18页
        2.1.3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的含义第18页
    2.2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形式第18页
        2.2.1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第18页
        2.2.2 气候资源保护的方式第18页
    2.3 气候资源的特性第18-19页
        2.3.1 气候资源具有生态性和可再生性第18页
        2.3.2 气候资源具有宏观上的非储性第18-19页
        2.3.3 气候资源具有普遍性和整体性第19页
        2.3.4 气候资源具有复杂性第19页
    2.4 气候资源的法学属性第19-22页
        2.4.1 气候资源具有物的属性第19-20页
        2.4.2 气候资源已纳入环境法客体第20页
        2.4.3 气候资源已纳入国际法客体第20-22页
第3章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缺陷表现第22-29页
    3.1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目的不明确第22页
    3.2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原则不全面第22-23页
    3.3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法律体系不完善第23-25页
        3.3.1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位阶低第23页
        3.3.2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基本制度不健全第23-25页
    3.4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体规定需要完善第25-26页
        3.4.1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体范围规定过窄第25页
        3.4.2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调整对象有瑕疵第25页
        3.4.3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法律责任规定不合理第25-26页
    3.5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程序规定存在缺陷第26-28页
        3.5.1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公众参与程序缺乏可操作性第26-27页
        5.5.2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告知程序缺位第27页
        3.5.3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程序第27-28页
    3.6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技术有待改进第28-29页
        3.6.1 立法文本设计不合理第28页
        3.6.2 立法语言失范第28-29页
第4章 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缺陷成因第29-33页
    4.1 制度原因第29-30页
        4.1.1 政府有关部门职责交叉第29-30页
        4.1.2 国家政策引导不足第30页
    4.2 经济原因第30-31页
        4.2.1 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低第30-31页
        4.2.2 经费不足第31页
    4.3 社会原因第31-33页
        4.3.1 气候资源意识淡薄第31-32页
        4.3.2 对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存在误解第32-33页
第5章 完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的设想第33-45页
    5.1 明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目的第33页
    5.2 确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原则第33-35页
        5.2.1 设立合理开发与利用的原则第33-34页
        5.2.2 设立协调发展可持续原则第34页
        5.2.3 明确公众参与原则第34-35页
    5.3 构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法律体系第35-39页
        5.3.1 清理和完善已有相关法律法规第35页
        5.3.2 出台综合性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法第35-37页
        5.3.3 建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关法律制度第37-39页
    5.4 完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实体规定第39-41页
        5.4.1 明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体第39页
        5.4.2 明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客体第39-40页
        5.4.3 分类设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主体权利及义务第40页
        5.4.4 完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法律责任设定第40-41页
    5.5 完善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程序规定第41-43页
        5.5.1 设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听证程序第41页
        5.5.2 明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告知程序第41-42页
        5.5.3 健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监督程序第42页
        5.5.4 建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行政许可程序第42-43页
        5.5.5 明确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中的救济程序第43页
    5.6 规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立法技术第43-45页
        5.6.1 设计合理的法律文本第43-44页
        5.6.2 正确使用法律语言第44-45页
结论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外固定时间对骨折愈合股骨头坏死的量效关系
下一篇:亚洲人群CFH基因多态性rs1061170和rs1410996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相关性研究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