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煤化学及煤的加工利用论文--煤化学基础理论论文

低温氧化对煤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4-5页
摘要第5-8页
ABSTRACT第8-12页
目录第13-16页
Contents第16-1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9-54页
    1.1 煤炭行业概况第19-20页
    1.2 煤的基本概念第20-35页
        1.2.1 煤的成因第20页
        1.2.2 地质年代第20-21页
        1.2.3 成煤期第21-22页
        1.2.4 煤炭的分类第22-23页
        1.2.5 不同煤种的应用特征第23-28页
        1.2.6 煤中的矿物质第28-30页
        1.2.7 煤中有机显微组分第30-31页
        1.2.8 煤的结构第31页
        1.2.9 煤中的元素第31-32页
        1.2.10 煤炭检验项目简介第32-35页
    1.3 煤的低温氧化第35-52页
        1.3.1 低温氧化对煤炭检验结果的影响第35-40页
        1.3.2 低温氧化对煤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第40-52页
    1.4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目的和意义第52-54页
第二章 低温氧化对煤工艺性能的影响第54-70页
    2.1 引言第54页
    2.2 实验部分第54-57页
        2.2.1 化学试剂及实验仪器第54页
        2.2.2 样品的选择及表征第54-56页
        2.2.3 实验方法第56-57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7-69页
        2.3.1 煤样的基本性能第57-58页
        2.3.2 低温氧化对煤中分析水含量的影响第58-60页
        2.3.3 低温氧化对挥发分的影响第60-61页
        2.3.4 低温氧化对焦渣特征值的影响第61-62页
        2.3.5 低温氧化对焦渣表面形态的影响第62-64页
        2.3.6 低温氧化对煤中全硫含量的影响第64-66页
        2.3.7 低温氧化对发热量的影响第66-67页
        2.3.8 低温氧化对粘结指数的影响第67-69页
    2.4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三章 低温氧化对煤动力学性能的影响第70-83页
    3.1 引言第70页
    3.2 实验部分第70页
        3.2.1 实验方法第70页
        3.2.2 实验条件第7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70-82页
        3.3.1 煤的TG-DSC分析第70-77页
        3.3.2 TG-DSC的氧化热解动力学函数求解第77-78页
        3.3.3 双氧水氧化对煤活化能的影响分析第78-82页
    3.4 本章小结第82-83页
第四章 低温氧化对煤组分影响的红外光谱研究第83-96页
    4.1 引言第83页
    4.2 实验部分第83页
        4.2.1 实验方法第83页
        4.2.2 光谱解析原理第83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83-94页
        4.3.1 低温氧化对褐煤组分影响的红外光谱研究第84-88页
        4.3.2 低温氧化对烟煤组分影响的红外光谱研究第88-93页
        4.3.3 低温氧化对无烟煤组分影响的红外光谱研究第93-94页
    4.4 本章小结第94-96页
第五章 低温氧化对煤中有机显微组分影响的ATR-FTIR光谱研究第96-109页
    5.1 引言第96页
    5.2 实验部分第96-97页
        5.2.1 取样第96页
        5.2.2 制样及测试第96-97页
        5.2.3 仪器设备第9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97-108页
        5.3.1 低温氧化对褐煤中显微组分影响的ATR-FTIR光谱研究第97-101页
        5.3.2 低温氧化对烟煤中显微组分影响的ATR-FTIR光谱研究第101-107页
        5.3.3 低温氧化对无烟煤中显微组分影响的ATR-FTIR光谱研究第107-108页
    5.4 本章小结第108-109页
第六章 结论第109-111页
参考文献第111-116页
论文的创新点第116-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18-119页
作者和导师简介第119-120页
附件第120-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波段写入多色荧光阵列的构筑及调控机理研究
下一篇:水溶性苝酰亚胺的合成及其生物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