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新型框架纳米材料的模拟设计及性能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第5-6页
摘要第6-9页
ABSTRACT第9-13页
主要符号表第20-21页
英文名词缩写对照表第21-22页
第一章 绪论第22-44页
    1.1 引言第22-23页
    1.2 纳米多孔材料简介第23-36页
        1.2.1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第24-25页
        1.2.2 共价有机框架材料(COMs)第25-32页
            1.2.2.1 COFs第27-29页
            1.2.2.2 PAFs第29-30页
            1.2.2.3 COPs第30-32页
        1.2.3 碳基材料第32-35页
            1.2.3.1 零维碳材料第32-33页
            1.2.3.2 一维碳材料第33页
            1.2.3.3 二维碳材料第33-34页
            1.2.3.4 三维碳材料第34-35页
        1.2.4 多孔材料对气体的吸附分离第35-36页
    1.3 理论计算基础第36-42页
        1.3.1 第一性原理第37-39页
            1.3.1.1 从头算方法第37-38页
            1.3.1.2 密度泛函理论(DFT)第38页
            1.3.1.3 群论第38-39页
        1.3.2 分子模拟技术第39-41页
        1.3.3 势能模型第41页
        1.3.4 分子力场第41-42页
        1.3.5 可达到比表面积的计算第42页
    1.4 论文研究目的与内容第42-44页
        1.4.1 研究目的第42-43页
        1.4.2 研究内容第43-44页
第二章 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设计——金刚炔(一)第44-60页
    2.1 引言第44-46页
    2.2 金刚炔结构的设计第46-47页
    2.3 金刚炔电子性能研究第47-49页
        2.3.1 金刚炔的能带计算第47-49页
        2.3.2 结果与讨论第49页
    2.4 金刚炔力学性能研究第49-53页
        2.4.1 金刚炔主体模量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第49-51页
        2.4.2 结果与讨论第51-53页
    2.5 金刚炔对甲烷吸附性能研究第53-59页
        2.5.1 结构模型化与计算细节第53-55页
        2.5.2 结果与讨论第55-59页
            2.5.2.1 甲烷等温吸附曲线第55-58页
            2.5.2.2 等焓吸附热第58-59页
    2.6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三章 类金刚石框架结构对烯烷烃混合物的分离研究第60-74页
    3.1 引言第60-61页
    3.2 结构模型化与计算细节第61-63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63-72页
        3.3.1 材料对烯烃、烷烃的吸附性能第63-67页
        3.3.2 等焓吸附热第67-68页
        3.3.3 材料对烯烷烃的吸附选择性第68-72页
    3.4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四章 新型碳同素异形体的设计——TND-1&TND-2 (二)第74-86页
    4.1 引言第74-75页
    4.2 TND-1&TND-2的结构设计第75-76页
    4.3 TND-1&TND-2对H_2、N_2、CH_4、CO_2纯组分气体的吸附第76-80页
        4.3.1 气体吸附性能的分子模拟计算第76-77页
        4.3.2 结果与讨论第77-80页
            4.3.2.1 CO_2, CH_4, N_2和H_2在材料中的等温吸附曲线第77-78页
            4.3.2.2 CO_2, CH_4, N_2和H_2在材料中的等焓吸附热第78-80页
    4.4 二元气体混合物在TND-1&TND-2中的分离第80-85页
    4.5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五章 一维多边形纳米管的电子性能研究第86-98页
    5.1 引言第86-87页
    5.2 一维多边形纳米管的设计与计算细节第87-90页
    5.3 实验上可行的合成策略第90-92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2-97页
        5.4.1 一维多边形纳米管的电子性能研究第92-93页
        5.4.2 含缺陷一维多边形纳米管的电了性能研究第93-97页
    5.5 本章小结第97-98页
第六章 一维多边形碳纳米管的拉伸力学研究第98-110页
    6.1 引言第98-99页
    6.2 一维多边形碳纳米管的设计第99页
    6.3 杨氏模量的动力学模拟计算第99-101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101-108页
        6.4.1 多边形碳纳米管与圆形碳纳米管的应力-应变曲线第101-102页
        6.4.2 碳纳米管中杨氏模量的比较第102-103页
        6.4.3 温度、应变速率以及管子直径对碳纳米管临界应变的影响第103-105页
        6.4.4 过渡态理论模型第105-108页
    6.5 本章小结第108-11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0-112页
本论文的创新点第112-114页
参考文献第114-124页
致谢第124-126页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26-128页
作者及导师简介第128-129页
附件第129-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敏和光催化导向的氧化钨纳米结构设计与改性
下一篇:金属—有机骨架材料的合成与吸附分离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