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权民法救济研究
| 内容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引言 | 第12-13页 |
| 一、 祭奠权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 (一) 祭奠权概念的形成 | 第13-15页 |
| (二) 祭奠权概念辨析 | 第15-16页 |
| 二、 祭奠权的性质和权利特征 | 第16-25页 |
| (一) 祭奠权的性质争议 | 第16-19页 |
| 1.“权利泛化”说 | 第16-17页 |
| 2.祭奠权应该为法律所明确 | 第17-19页 |
| (二) 祭奠权的权利特征 | 第19-25页 |
| 1.祭奠权的权利主体 | 第19-22页 |
| 2.祭奠权的内容 | 第22-25页 |
| 3.祭奠权的客体 | 第25页 |
| 4.祭奠权的取得和消灭 | 第25页 |
| 三、 侵害祭奠权的类型化分析 | 第25-28页 |
| (一) 从侵权主体上进行类型化分析 | 第26-27页 |
| 1.祭奠权人之间侵权 | 第26页 |
| 2.祭奠权人之外的第三人侵权 | 第26-27页 |
| (二) 从侵权时间上进行类型化分析 | 第27页 |
| 1.下葬前的侵权 | 第27页 |
| 2.下葬后的侵权 | 第27页 |
| (三) 从侵权方式上进行类型化分析 | 第27-28页 |
| 1.作为的祭奠权侵权 | 第27-28页 |
| 2.不作为的祭奠权侵权 | 第28页 |
| 四、 祭奠权的民法救济途径 | 第28-34页 |
| (一) 通过《民法通则》救济祭奠权 | 第28-29页 |
| (二) 通过《侵权责任法》救济祭奠权 | 第29-32页 |
| 1.祭奠权是《侵权责任法》保护的对象 | 第29-30页 |
| 2.祭奠权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方式 | 第30页 |
| 3.侵害祭奠权的精神损害赔偿 | 第30-31页 |
| 4.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 第31-32页 |
| (三) 通过《合同法》救济祭奠权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