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绪论 | 第9-19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三、相关研究总结与评述 | 第14-15页 |
第三节 研究的方法及路线 | 第15-16页 |
一、研究方法 | 第15页 |
二、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第四节 研究目标及内容 | 第16-17页 |
一、研究目标 | 第16页 |
二、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五节 研究的创新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9页 |
一、创新之处 | 第17页 |
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7-19页 |
第一章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1页 |
一、建设用地 | 第19-20页 |
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 | 第20-21页 |
第二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一、产权理论 | 第21-22页 |
二、地租理论 | 第22-24页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第24-27页 |
第二章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形态 | 第27-35页 |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基本形态:城乡二元性 | 第27-29页 |
一、城市建设用地市场概况 | 第27-28页 |
二、集体建设用地市场概况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的流转方式 | 第29-30页 |
第三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二元体制的弊端 | 第30-35页 |
一、建设用地流转混乱,土地交易缺乏规范性 | 第31-32页 |
二、集体土地所有权缺位,农民社会福利净损失 | 第32-33页 |
三、土地分配不合理,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 | 第33-35页 |
第三章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福利效应分析 | 第35-47页 |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必然性 | 第35-40页 |
一、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 第35-37页 |
二、明晰土地产权的必然产物 | 第37-38页 |
三、缩小城乡差距的必经之路 | 第38页 |
四、化解征地矛盾的理性选择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福利改进分析 | 第40-47页 |
第四章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基本构想 | 第47-59页 |
第一节 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基本原则 | 第47-52页 |
一、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 第47-48页 |
二、公平与效率兼顾原则 | 第48-49页 |
三、因地制宜原则 | 第49-50页 |
四、政府统一监管原则 | 第50-51页 |
五、循序渐进原则 | 第51-52页 |
第二节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构想 | 第52-55页 |
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指导思想和目标 | 第52页 |
二、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 第52-55页 |
第三节 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 第55-59页 |
一、建设用地产权制度亟需完善 | 第55-56页 |
二、政府征地范围界定模糊 | 第56页 |
三、财政收入缺乏后备来源支撑 | 第56-59页 |
第五章 推进我国城乡建设用地市场一体化的对策建议 | 第59-63页 |
第一节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建设用地产权制度 | 第59页 |
第二节 建立健全土地法规,明晰“公共利益”具体范围 | 第59-60页 |
第三节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稳定政府财政收入 | 第60-61页 |
第四节 转变政府职能,合理定位政府角色 | 第61页 |
第五节 搭建高效土地交易平台,建立完善市场价格体系 | 第61-6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3-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5页 |
个人简历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