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成果 | 第11-13页 |
研究目的、方法 | 第13-15页 |
一、实验动物模型建立及氧化应激 | 第15-21页 |
1.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第15-16页 |
1.1.1 实验动物分组 | 第15页 |
1.1.2 动物模型建立 | 第15页 |
1.1.3 血液生化检查 | 第15-16页 |
1.1.4 统计学分析 | 第16页 |
1.2 结果 | 第16-18页 |
1.2.1 四组血糖变化 | 第16-17页 |
1.2.2 炎症氧化应激指标 | 第17-18页 |
1.3 讨论 | 第18-19页 |
1.3.1 四氧嘧啶诱导的兔糖尿病模型 | 第18-19页 |
1.3.2 氧化应激与糖尿病房颤 | 第19页 |
1.4 小结 | 第19-21页 |
二、别嘌呤醇对糖尿病模型心房重构及心房颤动诱发的影响 | 第21-35页 |
2.1 实验方法和材料 | 第21-27页 |
2.1.1 实验设备 | 第21页 |
2.1.2 实验材料 | 第21-23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3-27页 |
2.1.4 统计学处理 | 第27页 |
2.2 结果 | 第27-31页 |
2.2.1 血流动力学结果 | 第27页 |
2.2.2 心脏超声变化 | 第27-28页 |
2.2.3 电生理参数比较 | 第28-29页 |
2.2.4 组织学改变 | 第29-31页 |
2.3 讨论 | 第31-33页 |
2.3.1 高糖状态下炎症氧化应激与房颤之间的关系 | 第31-32页 |
2.3.2 糖尿病引起的组织学改变 | 第32-33页 |
2.3.3 别嘌呤醇的干预作用 | 第33页 |
2.4 小结 | 第33-35页 |
三、别嘌呤醇对糖尿病兔心房重构的分子机制 | 第35-45页 |
3.1 对象和方法 | 第35-39页 |
3.1.1 仪器设备试剂 | 第35页 |
3.1.2 主要试剂配置 | 第35-36页 |
3.1.3 方法 | 第36-39页 |
3.2 结果 | 第39-41页 |
3.3 讨论 | 第41-44页 |
3.3.1 TGFβ 在糖尿病心房重构中的作用 | 第41页 |
3.3.2 P38及P-p38在糖尿病心肌重构中的作用 | 第41-42页 |
3.3.3 NF-κB信号通路在糖尿病心房重构中的作用 | 第42-43页 |
3.3.4 MMP2和MMP9在糖尿病心房重构中的作用 | 第43页 |
3.3.5 别嘌呤醇减少房颤发生的分子机制 | 第43-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4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4-55页 |
综述 高尿酸血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研究 | 第55-65页 |
综述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个人简历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