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1.1.2 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4 创新与不足 | 第16-17页 |
1.4.1 创新之处 | 第16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6-17页 |
2 相关理论分析 | 第17-24页 |
2.1 多元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 第17-18页 |
2.1.1 多元化经营的概念 | 第17页 |
2.1.2 多元化经营的界定 | 第17-18页 |
2.2 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界定 | 第18-19页 |
2.3 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模式与意义 | 第19-21页 |
2.3.1 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模式 | 第19-20页 |
2.3.2 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意义 | 第20-21页 |
2.4 银行绩效的一般分析 | 第21-22页 |
2.4.1 绩效评价 | 第21页 |
2.4.2 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2.5 银行业绩效评价 | 第22-23页 |
2.5.1 银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 第22-23页 |
2.5.2 银行绩效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23页 |
2.6 银行多元化经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 | 第23-24页 |
3 国内外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现状和经验 | 第24-36页 |
3.1 我国银行业经营模式的演变 | 第24-25页 |
3.2 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32页 |
3.2.1 我国银行业的业务范围 | 第25页 |
3.2.2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现状 | 第25-30页 |
3.2.3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经营中所存在的问题 | 第30-32页 |
3.3 我国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必要性 | 第32页 |
3.4 国外银行多元化经营的成功经验 | 第32-34页 |
3.5 国外银行多元化经营的原因 | 第34-35页 |
3.6 国外银行多元化经营模式的启示 | 第35-36页 |
4 基于因子分析法下我国银行业多元化经营的绩效分析 | 第36-45页 |
4.1 因子分析法 | 第36-38页 |
4.1.1 因子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 | 第36页 |
4.1.2 因子分析法的一般模型 | 第36-37页 |
4.1.3 因子分析的步骤及逻辑框图 | 第37-38页 |
4.2 绩效评价的指标选择 | 第38-39页 |
4.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第39页 |
4.4 实证分析过程 | 第39-45页 |
4.4.1 各原始变量的统计检验 | 第39页 |
4.4.2 因子的提取与命名 | 第39-41页 |
4.4.3 因子的得分与银行的排名 | 第41-44页 |
4.4.4 实证结果的分析 | 第44-45页 |
5 多元化程度与银行绩效的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 第45-56页 |
5.1 面板数据及样本选择 | 第45-47页 |
5.1.1 面板数据分析 | 第45-46页 |
5.1.2 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46页 |
5.1.3 研究假设与样本选择 | 第46-47页 |
5.2 变量的选取 | 第47-49页 |
5.3 统计结果和回归分析 | 第49-56页 |
5.3.1 统计结果 | 第49-52页 |
5.3.2 回归分析 | 第52-56页 |
6 结论与建议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建议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