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10页 |
1.2 腐殖酸分级 | 第10-12页 |
1.3 超滤膜污染 | 第12-15页 |
1.3.1 超滤膜污染机理 | 第13页 |
1.3.2 超滤膜污染影响因素 | 第13-14页 |
1.3.3 超滤膜污染的预处理方法 | 第14-15页 |
1.4 混凝理论及絮体形态学 | 第15-16页 |
1.4.1 混凝理论基础 | 第15页 |
1.4.2 混凝形态学 | 第15-16页 |
1.4.3 絮体分形理论 | 第16页 |
1.5 絮体破碎及再絮凝的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6 课题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6.1 课题来源 | 第17页 |
1.6.2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页 |
1.6.3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1.6.4 技术路线图 | 第19-20页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8页 |
2.1 实验药品和设备 | 第20-21页 |
2.1.1 实验药品 | 第20页 |
2.1.2 实验水样和药品制备 | 第20-21页 |
2.1.3 实验仪器 | 第21页 |
2.2 实验装置 | 第21-23页 |
2.2.1 混凝剂 | 第22页 |
2.2.2 混凝实验 | 第22-23页 |
2.2.3 超滤实验 | 第23页 |
2.3 实验分析方法 | 第23-28页 |
2.3.1 絮体形态原位分析 | 第23-26页 |
2.3.2 水质指标分析 | 第26页 |
2.3.3 膜污染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2.3.4 扫描电镜分析 | 第27-28页 |
第3章 混凝预处理工艺去除HA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8-38页 |
3.1 投药量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28-31页 |
3.1.1 Al_2(SO_4)_3 投药量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PAC投药量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29页 |
3.1.3 Alb投药量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4 三种混凝剂在不同投加量下混凝效果对比分析 | 第30-31页 |
3.2 pH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1-35页 |
3.2.1 Al_2(SO_4)_3 在不同pH值下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2页 |
3.2.2 PAC在不同pH值下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2-33页 |
3.2.3 Alb在不同pH值下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3页 |
3.2.4 三种混凝剂在不同pH值下混凝效果对比分析 | 第33-35页 |
3.3 破碎再絮凝过程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研究 | 第35-37页 |
3.3.1 Al_2(SO_4)_3 破碎后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5页 |
3.3.2 PAC破碎后对HA的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3 Alb破碎后对HA混凝效果的影响 | 第36-3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混凝预处理去除HA过程絮体形态变化研究 | 第38-61页 |
4.1 混凝工艺去除HA过程絮体平均粒径变化研究 | 第38-47页 |
4.1.1 Al_2(SO_4)_3 去除HA过程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38-40页 |
4.1.2 PAC去除HA过程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40-43页 |
4.1.3 Alb去除HA过程絮体平均粒径变化 | 第43-45页 |
4.1.4 多种混凝剂混凝出水絮体平均粒径对比分析 | 第45-47页 |
4.2 混凝工艺去除HA过程絮体分形维数变化研究 | 第47-54页 |
4.2.1 Al_2(SO_4)_3 去除HA过程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47-49页 |
4.2.2 PAC去除HA过程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49-51页 |
4.2.3 Alb去除HA过程絮体分形维数变化 | 第51-52页 |
4.2.4 多种混凝剂混凝出水分形维数对比分析 | 第52-54页 |
4.3 混凝工艺去除HA过程粒径分布变化研究 | 第54-59页 |
4.3.1 Al_2(SO_4)_3 去除HA过程絮体粒径分布变化 | 第54-56页 |
4.3.2 PAC去除HA过程絮体粒径分布变化 | 第56-57页 |
4.3.3 Alb去除HA过程絮体粒径分布变化 | 第57-59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第5章 混凝去除HA过程分子量级配及絮体形态对膜污染的影响研究 | 第61-93页 |
5.1 混凝-超滤工艺处理HA出水水质 | 第61-67页 |
5.1.1 混凝剂为Al_2(SO_4)_3 超滤出水水质 | 第61-63页 |
5.1.2 混凝剂为PAC超滤出水水质 | 第63-64页 |
5.1.3 混凝剂为Alb超滤出水水质 | 第64-65页 |
5.1.4 多种混凝剂对超滤出水水质对比分析 | 第65-67页 |
5.2 混凝预处理HA过程超滤膜比通量的影响研究 | 第67-81页 |
5.2.1 不同级配腐殖酸对膜比通量的影响 | 第67-70页 |
5.2.2 多种混凝剂混凝预处理HA过程超滤膜比通量影响 | 第70-75页 |
5.2.3 混凝-超滤工艺絮体特性对超滤膜比通量影响 | 第75-81页 |
5.3 混凝预处理HA过程超滤膜污染的可逆性研究 | 第81-91页 |
5.3.1 混凝剂投加量对超滤膜污染的可逆性分析 | 第81-83页 |
5.3.2 pH值对超滤膜污染的可逆性分析 | 第83-85页 |
5.3.3 絮体破碎再絮凝过程对超滤膜污染的可逆性分析 | 第85-87页 |
5.3.4 多种混凝剂处理HA过程超滤膜污染的可逆性对比分析 | 第87-88页 |
5.3.5 超滤膜污染的机制分析 | 第88-9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结论 | 第93-95页 |
参考文献 | 第95-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