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致谢 | 第4-5页 |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1 绪论 | 第17-26页 |
| 1.1 课题的背景及意义 | 第17-18页 |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1.3 论文主要内容 | 第24-26页 |
| 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运行机理 | 第26-33页 |
| 2.1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正常运行机理 | 第26-29页 |
| 2.2 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单相接地故障运行机理 | 第29-32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3 配电网电容电流的测量及消弧线圈的精确调谐 | 第33-41页 |
| 3.1 配电网线路总电容的测量 | 第33-36页 |
| 3.2 配电网线路每相电容的测量 | 第36-38页 |
| 3.3 消弧线圈的精确调谐 | 第38-40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 4 基于注入法的单相经过渡电阻接地故障辨识及接地相识别 | 第41-62页 |
| 4.1 基于注入法的中性点电压的控制策略 | 第41-50页 |
| 4.2 基于注入法的单相经过渡电阻辨识及过渡电阻预测 | 第50-51页 |
| 4.3 基于注入法的接地相辨识 | 第51-60页 |
| 4.4 注入电流对残流的影响 | 第60-61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5 仿真模型 | 第62-77页 |
| 5.1 电容电流测量及消弧线圈精确调谐仿真模型 | 第62-72页 |
| 5.2 注入法控制电压仿真模型 | 第72-74页 |
| 5.3 过渡电阻预测仿真模型 | 第74-75页 |
| 5.4 基于注入法的接地相辨识仿真模型 | 第75-76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 6 结论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 作者简历 | 第84-86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