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31页 |
·太阳能电池的介绍 | 第10-12页 |
·太阳能 | 第10页 |
·太阳能电池的发展 | 第10-12页 |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第12-25页 |
·多孔纳米晶薄膜(光阳极) | 第12-13页 |
·电解质 | 第13页 |
·光敏染料 | 第13-25页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电池的工作原理 | 第25-27页 |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主要输出参数 | 第27-29页 |
·染料在TiO_2表面的吸附方式 | 第29页 |
·选题依据 | 第29-31页 |
2 实验部分 | 第31-42页 |
·试剂与测试仪器 | 第31页 |
·化合物Y1的合成与表征 | 第31-32页 |
·化合物1的合成 | 第31页 |
·化合物Y1的合成 | 第31-32页 |
·化合物Y2的合成与表征 | 第32-34页 |
·化合物2的合成 | 第32-33页 |
·化合物3的合成 | 第33页 |
·化合物4的合成 | 第33页 |
·化合物Y2的合成 | 第33-34页 |
·化合物Y3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36页 |
·化合物5的合成 | 第34页 |
·化合物6的合成 | 第34-35页 |
·化合物7的合成 | 第35-36页 |
·化合物Y3的合成 | 第36页 |
·化合物Y4的合成与表征 | 第36-37页 |
·化合物8的合成 | 第36-37页 |
·化合物Y4的合成 | 第37页 |
·化合物Y5的合成与表征 | 第37-38页 |
·化合物9的合成 | 第37-38页 |
·化合物Y5的合成 | 第38页 |
·化合物Y6的合成与表征 | 第38-40页 |
·化合物10的合成 | 第38页 |
·化合物Y6的合成 | 第38-40页 |
·化合物Y7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页 |
·化合物11的合成 | 第40页 |
·化合物Y7的合成 | 第40页 |
·化合物Y8的合成与表征 | 第40-41页 |
·化合物12的合成 | 第40-41页 |
·化合物Y8的合成 | 第41页 |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3 D-π-A-A型染料在DSSC上的应用研究 | 第42-51页 |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2-43页 |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定方法 | 第42页 |
·染料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42-43页 |
·染料的氧化还原电位 | 第43-45页 |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4页 |
·基态和激发态氧化还原电位的计算 | 第44-45页 |
·光电性能 | 第45-50页 |
·J-V曲线的测定方法 | 第45页 |
·对J-V曲线光电性能的优化 | 第45-47页 |
·染料的J-V曲线 | 第47-48页 |
·光电流工作谱测定 | 第48页 |
·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48-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4 染料Y3的测试 | 第51-54页 |
·染料Y3在溶液及TiO_2膜上的紫外可见光谱 | 第51页 |
·染料Y3的电化学测试 | 第51-52页 |
·染料Y3的密度泛函的理论计算 | 第52-53页 |
·染料Y3的光电性质的讨论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5 苊并吡嗪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研究 | 第54-59页 |
·染料Y5与K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 第54-55页 |
·染料Y5与K的氧化还原电位 | 第55-56页 |
·染料Y5与K的光电性能 | 第56-58页 |
·对J-V曲线光电性能的优化 | 第56-57页 |
·染料的J-V曲线 | 第57-58页 |
·染料Y5与K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6 以溴为链接基团的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方面的探讨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附录 论文中重要化合物的核磁谱图(~1HNMR) | 第67-75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