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

论“但泽三部曲”的童话因素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7-11页
第1章 童话因素的表现第11-20页
    1.1 童话式人物第11-14页
        1.1.1 人物设定超现实第11-13页
        1.1.2 人物形象儿童化第13-14页
    1.2 童话式语言第14-17页
        1.2.1 荒诞夸张第14-15页
        1.2.2 戏谑讽刺第15-17页
    1.3 童话式情节第17-20页
        1.3.1 巧合的故事情节第17-18页
        1.3.2 超时空的表现手法第18-20页
第2章 童话因素的来源第20-31页
    2.1 个人因素第20-21页
    2.2 文学因素第21-26页
        2.2.1 废墟文学第22-23页
        2.2.2 四七文学社第23-25页
        2.2.3 流浪汉小说第25-26页
    2.3 社会因素第26-31页
        2.3.1 希特勒与第三帝国第26-29页
        2.3.2“西西弗斯”哲学认知第29-31页
第3章 童话因素的价值第31-44页
    3.1 文学价值第31-37页
    3.2 思想价值第37-44页
        3.2.1 反思历史第37-40页
        3.2.2 用童话构建希望第40-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赫尔德美学思想中的民族主义倾向
下一篇:喜洲十六村的本主信仰与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