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9-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1.2.3 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 第12-13页 |
1.3.1 国外研究情况 | 第12页 |
1.3.2 国内研究情况 | 第12-13页 |
1.4 研究方法和预期成果 | 第13-14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4.2 预期成果 | 第14页 |
1.5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14-15页 |
1.6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概况 | 第16-28页 |
2.1南宁市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化项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趣 | 第16-19页 |
2.1.1 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化项目的概念 | 第16页 |
2.1.2 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化项目建设的现状 | 第16-17页 |
2.1.3 南宁市政府公共安全信息化项目建设面临的问题 | 第17-19页 |
2.2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基本情况介绍 | 第19-28页 |
2.2.1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的主要目标 | 第19-21页 |
2.2.2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建设内容 | 第21-28页 |
第三章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识别 | 第28-38页 |
3.1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的特点分析 | 第28-29页 |
3.2 南宁市城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因子识别 | 第29-31页 |
3.2.1 风险识别的依据 | 第29-30页 |
3.2.2 风险识别步骤 | 第30-31页 |
3.3 识别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因素 | 第31-36页 |
3.3.1 单位内部产生的风险 | 第31-33页 |
3.3.2 规划阶段的风险 | 第33-34页 |
3.3.3 实施阶段的风险 | 第34-35页 |
3.3.4 运行阶段的风险 | 第35-36页 |
3.4 项目风险识别结果 | 第36-38页 |
第四章 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评估 | 第38-50页 |
4.1 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评估的目的 | 第38页 |
4.2 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评估的重要性 | 第38页 |
4.3 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评估的方法 | 第38-39页 |
4.4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估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 | 第39-49页 |
4.4.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第40-41页 |
4.4.2 构造比较判断矩阵 | 第41-44页 |
4.4.3 计算判断矩阵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 | 第44-47页 |
4.4.4 计算综合重要度 | 第47-49页 |
4.5 应急联动系统立体化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评估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南宁市应急联动系统立体指挥技术保障项目风险控制 | 第50-54页 |
5.1 项目规划阶段风险控制措施 | 第50-51页 |
5.2 项目实施阶段风险因子控制措施 | 第51-52页 |
5.3 项目运行阶段风险因子控制措施 | 第52-54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