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自我伤害行为的箱庭疗法干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问题提出 | 第10-1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2.1 研究有自我伤害行为同学的箱庭作品特征 | 第10页 |
1.2.2 研究箱庭疗法对自我伤害学生的治疗效果 | 第10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1页 |
2.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2.1 自我伤害界定 | 第11页 |
2.2 自我伤害现象的原因 | 第11-12页 |
2.2.1 早期创伤性经验 | 第11页 |
2.2.2 情绪管理障碍 | 第11页 |
2.2.3冲动性 | 第11-12页 |
2.2.4 生物学因素 | 第12页 |
2.3 自我伤害现象的干预 | 第12页 |
2.4 箱庭疗法 | 第12-14页 |
2.4.1 箱庭疗法的理论基础 | 第12-13页 |
2.4.2 箱庭疗法的治疗假设 | 第13页 |
2.4.3 箱庭疗法的特性 | 第13-14页 |
3.研究一:有自我伤害中职生的初始箱庭特征研究 | 第14-22页 |
3.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3.2.1 研究对象 | 第14页 |
3.2.2 研究工具和材料 | 第14-15页 |
3.2.3 研究程序 | 第15-16页 |
3.3 结果 | 第16-21页 |
3.3.1 箱庭作品的场面与主题 | 第16-18页 |
3.3.2 使用玩具的类别与数量 | 第18-19页 |
3.3.3 自我像 | 第19-20页 |
3.3.4 自我体验 | 第20-21页 |
3.4 讨论 | 第21-22页 |
3.4.1 自伤组箱庭作品的自我像 | 第21页 |
3.4.2 自伤组箱庭作品的玩具数量与类别 | 第21-22页 |
3.4.3 自伤组学生出现主观受伤的情绪体验 | 第22页 |
3.5 结论 | 第22页 |
4.研究二:对有自我伤害行为中职生的箱庭治疗研究 | 第22-47页 |
4.1 研究目的 | 第22-23页 |
4.2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4.2.1 被试选取 | 第23页 |
4.2.2 研究工具 | 第23页 |
4.2.3 研究程序 | 第23页 |
4.3 结果 | 第23-44页 |
4.3.1 个案资料整理 | 第23-24页 |
4.3.2 干预过程与作品分析 | 第24-43页 |
4.3.3 箱庭效果效果分析 | 第43-44页 |
4.4 讨论 | 第44-47页 |
4.4.1 自伤中职生的箱庭治疗特点 | 第44-45页 |
4.4.2 箱庭疗法对自伤中职生心理治疗的机制 | 第45-46页 |
4.4.3 本研究的局限 | 第46-47页 |
5.结论 | 第47-48页 |
6.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
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