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16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页 |
1.2.1 解析Metacaspases的表达、定位和酶活性 | 第14页 |
1.2.2 构建弓形虫Metacaspases基因调控株 | 第14页 |
1.2.3 揭示Metacaspases功能及作用机制 | 第14页 |
1.3 研究目标 | 第14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6-25页 |
2.1 Metacaspases | 第16-19页 |
2.1.1 Metacaspases结构 | 第16-17页 |
2.1.2 Metacaspases功能 | 第17-19页 |
2.2 弓形虫的内二分裂 | 第19-25页 |
2.2.1 胞核分裂 | 第19-21页 |
2.2.2 胞质分裂 | 第21-25页 |
第三章 弓形虫Metacaspase1和Metacaspase2的分析及表达 | 第25-63页 |
3.1 前言 | 第25页 |
3.2 材料方法 | 第25-44页 |
3.2.1 材料 | 第25-29页 |
3.2.2 方法 | 第29-44页 |
3.3 结果 | 第44-60页 |
3.3.1 生物信息学分析TgMCAs | 第44-48页 |
3.3.2 TgMCA1基因克隆与原核表达 | 第48-50页 |
3.3.3 TgMCA1的内源性表达与定位 | 第50-52页 |
3.3.4 TgMCA1、TgMCA2内源性标记虫株的构建与鉴定 | 第52-56页 |
3.3.5 TgMCA1酶活性 | 第56-60页 |
3.4 讨论 | 第60-62页 |
3.5 小结 | 第62-63页 |
第四章 弓形虫Metacaspases基因调控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63-81页 |
4.1 引言 | 第63页 |
4.2 材料方法 | 第63-71页 |
4.2.1 材料 | 第63-65页 |
4.2.2 方法 | 第65-71页 |
4.3 结果 | 第71-79页 |
4.3.1 基因敲除质粒pTCR-CD TgMCA1 KO的构建 | 第71-72页 |
4.3.2 过表达质粒pDXF-TgMCA1和pDXF-TgMCA1 HA的构建 | 第72页 |
4.3.3 基因回补质粒pUPRT-TgMCA1的构建 | 第72-73页 |
4.3.4 基因敲除质粒pDHFR-TgMCA2 KO的构建 | 第73-74页 |
4.3.5 TgMCA1基因调控株的构建及鉴定 | 第74-77页 |
4.3.6 TgMCA2基因缺失株(△mca2)的构建及鉴定 | 第77-78页 |
4.3.7 TgMCA1和TgMCA2双基因敲虫株(△mca1△mca2)的构建及鉴定 | 第78-79页 |
4.4 讨论 | 第79-80页 |
4.5 小结 | 第80-81页 |
第五章 弓形虫Metacaspases的功能 | 第81-108页 |
5.1 引言 | 第81页 |
5.2 材料方法 | 第81-89页 |
5.2.1 材料 | 第81-83页 |
5.2.2 方法 | 第83-89页 |
5.3 结果 | 第89-105页 |
5.3.1 TgMCA1基因调控虫株的表型变化 | 第89-94页 |
5.3.2 TgMCA2缺失虫株及TgMCA1和TgMCA2双敲虫株的表型 | 第94-100页 |
5.3.3 TgMCA1和TgMCA2参与弓形虫分裂繁殖 | 第100-104页 |
5.3.4 TgMCA1和TgMCA2共同参与内膜复合体蛋白的成熟 | 第104-105页 |
5.4 讨论 | 第105-107页 |
5.5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108-109页 |
创新点 | 第109-110页 |
参考文献 | 第110-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作者简介 | 第12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