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沈阳DLJX总厂平衡计分卡的构建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11-17页
    0.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0.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0.1.2 研究意义第12页
    0.2 文献综述第12-15页
        0.2.1 国外文献综述第12-13页
        0.2.2 国内文献综述第13-15页
        0.2.3 文献评述第15页
    0.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0.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0.3.2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 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17-23页
    1.1 绩效管理的含义第17-18页
    1.2 绩效管理的方法第18-19页
        1.2.1 目标管理法第18页
        1.2.2 关键绩效指标法第18-19页
        1.2.3 360度绩效考核第19页
        1.2.4 平衡计分卡第19页
    1.3 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第19-23页
        1.3.1 平衡计分卡简介第19-21页
        1.3.2 平衡计分卡的优越性分析第21-23页
2 沈阳DLJX总厂绩效管理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第23-28页
    2.1 企业简介第23页
    2.2 绩效管理现状第23-25页
    2.3 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第25-26页
        2.3.1 绩效管理指标设计不合理第25页
        2.3.2 绩效管理同企业战略背道而驰第25-26页
        2.3.3“二次分配”问题严重第26页
        2.3.4 企业没能很好的应用考核结果第26页
    2.4 原因分析第26-28页
        2.4.1 企业重生产轻管理知识更新缓慢第26-27页
        2.4.2 不重视企业的长期发展第27页
        2.4.3“二次分配”问题上“领导独大”第27页
        2.4.4 员工对绩效管理的认识不够深刻第27-28页
3 沈阳DLJX总厂平衡计分卡总体框架的设计第28-45页
    3.1 实施平衡计分卡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及构建的总体思想和原则第28-30页
        3.1.1 必要性分析第28页
        3.1.2 可行性分析第28-29页
        3.1.3 设计原则第29-30页
    3.2 建立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体系的程序第30-31页
        3.2.1 建立平衡计分卡工作领导小组与工作组第30页
        3.2.2 学习和培训平衡计分卡第30-31页
        3.2.3 推广平衡计分卡第31页
    3.3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指标的设计第31-36页
        3.3.1 财务层面指标第31-32页
        3.3.2 客户层面指标第32-34页
        3.3.3 内部流程层面指标第34-35页
        3.3.4 学习与成长层面指标第35-36页
    3.4 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指标权重的确定第36-44页
        3.4.1 确定方法第36-38页
        3.4.2 设计调查问卷内容第38-39页
        3.4.3 问卷发放回收情况及统计结果第39页
        3.4.4 确定绩效管理指标权重第39-44页
    3.5 应用指标注意的问题第44-45页
4 沈阳DLJX总厂实施平衡计分卡的保障措施第45-47页
    4.1 完善沟通和教育计划第45页
    4.2 建立健全IT管理平台第45-46页
    4.3 完善内部环境第46页
    4.4 建立平衡计分卡实施组织第46-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 文献第49-52页
附录第52-54页
致谢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行业条件下的信用管理模型应用研究—改进现金流量表分析模型应用
下一篇:以资产证券化规范出表类影子银行可行性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