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7-8页 |
| 英文摘要 | 第8页 |
| 符号表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引言 | 第11页 |
| §1.2 城市生活垃圾的现状分析 | 第11-12页 |
| §1.3 城市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 | 第12-15页 |
| §1.4 城市生活垃圾的异重流化床焚烧技术 | 第15-16页 |
| §1.5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19页 |
| 第二章 二(口恶)(口英)的理化特性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 第19-55页 |
| §2.1 引言 | 第19页 |
| §2.2 二(口恶)(口英)的理化特性 | 第19-24页 |
| §2.3 环境中二(口恶)(口英)的来源 | 第24-32页 |
| §2.4 垃圾焚烧过程二(口恶)(口英)生成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32-41页 |
| §2.5 二(口恶)(口英)的控制技术 | 第41-43页 |
| §2.6 二(口恶)(口英)的光降解技术 | 第43-45页 |
| 参考文献: | 第45-55页 |
| 第三章 二(口恶)(口英)的采样、预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55-70页 |
| §3.1 垃圾焚烧炉二(口恶)(口英)的排放标准 | 第55页 |
| §3.2 环境中二(口恶)(口英)的采样方法 | 第55-58页 |
| §3.3 二(口恶)(口英)的预处理及分析方法 | 第58-61页 |
| §3.4 本所采用的二(口恶)(口英)预处理和分析方法 | 第61-68页 |
| §3.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0页 |
| 第四章 垃圾组分动力学特性及燃烧过程中二(口恶)(口英)生成的试验研究 | 第70-90页 |
| §4.1 引言 | 第70-71页 |
| §4.2 垃圾组分的DTG-FTIR分析 | 第71-75页 |
| §4.3 垃圾组分的氯及氯化氢的释放特性 | 第75-78页 |
| §4.4 前驱物PCP反应生成二(口恶)(口英)的试验研究 | 第78-87页 |
| §4.5 二(口恶)(口英)的“de novo”合成反应生成二(口恶)(口英)的试验 | 第87-88页 |
| §4.6 本章小结 | 第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 第五章 燃煤过程二(口恶)(口英)生成的试验研究 | 第90-107页 |
| §5.1 引言 | 第90页 |
| §5.2 燃煤过程二(口恶)(口英)的生成机理 | 第90-92页 |
| §5.3 煤中氯及其在燃烧过程的释放特性试验 | 第92-97页 |
| §5.4 原煤中有机物及其在燃烧过程的排放 | 第97-105页 |
| §5.5 本章小结 | 第10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5-107页 |
| 第六章 垃圾与煤共燃时二(口恶)(口英)排放的试验研究 | 第107-124页 |
| §6.1 引言 | 第107页 |
| §6.2 焚烧过程中煤对二(口恶)(口英)生成的抑制机理 | 第107-108页 |
| §6.3 试验部分 | 第108-109页 |
| §6.4 试验结果和分析 | 第109-114页 |
| §6.5 150T/D垃圾与煤混烧流化床焚烧炉的二(口恶)(口英)排放 | 第114-122页 |
| §6.6 本章小结 | 第122-12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3-124页 |
| 第七章 烟气中二(口恶)(口英)控制的试验研究 | 第124-129页 |
| §7.1 引言 | 第124页 |
| §7.2 湿法除尘系统的二(口恶)(口英)的脱除试验 | 第124-125页 |
| §7.3 活性碳吸附系统的二(口恶)(口英)脱除试验 | 第125-128页 |
| §7.4 本章小结 | 第12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8-129页 |
| 第八章 垃圾焚烧炉二(口恶)(口英)排放的预测模型 | 第129-158页 |
| §8.1 引言 | 第129-130页 |
| §8.2 流化床焚烧炉热力计算及炉内二(口恶)(口英)的生成模型计算 | 第130-133页 |
| §8.3 炉膛尾部烟气中二(口恶)(口英)再生成的计算 | 第133-149页 |
| §8.4 垃圾与煤混烧焚烧炉的二(口恶)(口英)排放计算 | 第149-152页 |
| §8.5 烟气净化装置出口烟气中二(口恶)(口英)的浓度预测 | 第152-154页 |
| §8.6 本章小结 | 第154-1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5-158页 |
| 第九章 全文总结 | 第158-160页 |
| 发表(含录用)的文章: | 第160-161页 |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61-162页 |
| 致谢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