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化学电源、电池、燃料电池论文--燃料电池论文

杂原子掺杂石墨烯制备及其在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方面的应用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9页
    1.1 引言第8-9页
    1.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第9-11页
        1.2.1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简介第9页
        1.2.2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第9-10页
        1.2.3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的挑战和发展第10页
        1.2.4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极催化剂的研究现状第10-11页
    1.3 石墨烯的概述第11-13页
        1.3.1 石墨烯的结构第11页
        1.3.2 石墨烯的性质第11-12页
        1.3.3 石墨烯的制备方法第12-13页
        1.3.4 石墨烯的应用第13页
    1.4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概述第13-17页
        1.4.1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制备第14-16页
        1.4.2 杂原子掺杂碳材料的应用第16-17页
    1.5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7-19页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表征方法第19-24页
    2.1 实验部分第19-21页
        2.1.1 实验试剂第19-20页
        2.1.2 实验仪器第20-21页
        2.1.3 实验所需溶液的制备第21页
        2.1.4 工作电极的制备第21页
    2.2 实验表征方法第21-24页
        2.2.1 透射电子电镜第21页
        2.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第21页
        2.2.3 X射线衍射仪第21-22页
        2.2.4 拉曼光谱第22页
        2.2.5 X射线光电子能谱第22页
        2.2.6 电化学表征第22-24页
            2.2.6.1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LSV)第22页
            2.2.6.2 旋转环盘电极测试 (RRDE)第22-23页
            2.2.6.3 安培计时电流法(i‐t)第23页
            2.2.6.4 抗甲醇测试第23-24页
第三章金属钴/氮化钴/氮掺杂石墨烯对氧气还原催化性能的研究第24-39页
    引言第24页
    3.1 催化剂材料的制备第24-25页
        3.1.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第24-25页
        3.1.2 复合物(Co‐NG)的制备第25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5-38页
        3.2.1 Co‐NG复合物的形貌表征第25-27页
            3.2.1.1 Co‐NG的TEM表征第25-27页
        3.2.2. Co‐NG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27-31页
            3.2.2.1 Co‐NG的XRD表征第27页
            3.2.2.2 拉曼光谱表征第27-28页
            3.2.2.3 X射线光电子能谱表征第28-31页
        3.2.3 电化学测试第31-38页
            3.2.3.1 线性扫描伏安法测试第31-33页
            3.2.3.2 Tafel分析第33-35页
            3.2.3.2 旋转环盘电极测试第35-36页
            3.2.3.3 稳定性测试第36页
            3.2.3.4 抗甲醇测试第36-38页
    3.3 小结第38-39页
第四章 三掺(N,S,P)石墨烯(PSNG)对氧气还原催化性能的研究第39-55页
    引言第39页
    4.1 催化剂材料的制备第39-41页
        4.1.1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第39-40页
        4.1.2 氮/硫/磷/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N/S/P/GO)的制备第40页
        4.1.3 氮/硫/磷掺杂石墨烯的制备第40-41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1-54页
        4.2.1 PSNG 1:10复合物的形貌分析第41-43页
            4.2.1.1 PSNG 1:10复合物的TEM表征第41-42页
            4.2.1.2 PSNG 1:10复合物的EDX表征第42-43页
        4.2.2. PSNG复合物的结构表征第43-46页
            4.2.2.1 PSNG的XPS表征第43-45页
            4.2.2.2 PSNG的Raman表征第45-46页
        4.2.3 电化学测试第46-54页
            4.2.3.1 线性循环伏安扫描测试第46-49页
            4.2.3.2 Tafel分析第49-51页
            4.2.3.2 旋转环盘电极测试第51-52页
            4.2.3.3 稳定性测试第52页
            4.2.3.4 抗甲醇测试第52-53页
            4.2.3.5 与其他催化剂的比较第53-54页
    4.3 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结论第55-56页
致谢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4页
附录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绝经期综合征与西北燥证的相关性调查研究
下一篇:经尺骨鹰嘴“V”型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