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5-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英文摘要 | 第8-9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文献回顾 | 第12-23页 |
实验一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一般流行病学研究 | 第23-39页 |
1 资料 | 第23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1.2 纳入标准 | 第23页 |
2 方法 | 第23-24页 |
3 结果 | 第24-29页 |
3.1 一般情况 | 第24-26页 |
3.2 致病原因 | 第26-27页 |
3.3 感染间隙部位分布 | 第27-28页 |
3.4 合并全身症状 | 第28页 |
3.5 就诊时机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8页 |
4.1 基本情况 | 第30-32页 |
4.2 致病原因 | 第32-34页 |
4.3 感染间隙 | 第34-35页 |
4.4 全身合并症状 | 第35-36页 |
4.5 就诊时机 | 第36-38页 |
5 结论 | 第38-39页 |
实验二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微生物学及抗生素特点的临床研究 | 第39-47页 |
1 资料 | 第39-40页 |
1.1 研究对象 | 第39-40页 |
1.2 样本纳入标准 | 第40页 |
2 方法 | 第40页 |
3 结果 | 第40-43页 |
3.1 治疗方式 | 第40-41页 |
3.2 菌群种类 | 第41-42页 |
3.3 菌群抗生素敏感性 | 第42-43页 |
4 讨论 | 第43-46页 |
4.1 治疗方式 | 第43-44页 |
4.2 菌群种类 | 第44-45页 |
4.3 菌群抗生素敏感性 | 第45-46页 |
5 结论 | 第46-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5页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