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声发射信号处理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2 声发射源定位方法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声发射信号处理 | 第15-26页 |
2.1 声发射传播特性和噪声分析 | 第15-17页 |
2.1.1 声发射信号的散射和衰减 | 第15页 |
2.1.2 声发射噪声来源及其对分形维的影响 | 第15-17页 |
2.2 小波降噪原理和方法 | 第17-18页 |
2.3 ICA降噪原理和方法 | 第18-21页 |
2.3.1 ICA基本模型 | 第18页 |
2.3.2 数据预处理 | 第18-19页 |
2.3.3 FastICA算法 | 第19-21页 |
2.4 断铅实验分析 | 第21-24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第3章 声发射源定位 | 第26-46页 |
3.1 声发射信号事件判定 | 第26-31页 |
3.1.1 初始声发射事件判定 | 第26-27页 |
3.1.2 多目标声发射事件判定 | 第27-30页 |
3.1.2.1 聚类测度计算 | 第27-28页 |
3.1.2.2 聚类过程 | 第28-30页 |
3.1.3 实验分析 | 第30-31页 |
3.2 三角定位算法 | 第31-34页 |
3.2.1 直线定位算法 | 第31-32页 |
3.2.2 三角定位算法 | 第32-34页 |
3.3 超定定位算法 | 第34-36页 |
3.4 定位性能评价 | 第36-40页 |
3.4.1 研究平台 | 第36-37页 |
3.4.2 理想情况下两种算法的计算性能比较 | 第37-38页 |
3.4.3 非理想情况下两种算法的计算性能 | 第38-40页 |
3.5 实验及对比分析 | 第40-45页 |
3.5.1 样本制作和传感器布置 | 第40页 |
3.5.2 实验过程 | 第40-41页 |
3.5.3 实验结果分析 | 第41-45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4章 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与模式识别 | 第46-59页 |
4.1 Q235B弯曲损伤声发射监测实验 | 第46-48页 |
4.1.1 实验试样 | 第46页 |
4.1.2 实验仪器与参数设置 | 第46-47页 |
4.1.3 实验方案 | 第47页 |
4.1.4 薄板弯曲损伤过程 | 第47-48页 |
4.2 声发射信号特征分析 | 第48-51页 |
4.2.1 声发射信号时域参数特征 | 第48-50页 |
4.2.2 声发射信号频域参数特征 | 第50-51页 |
4.3 声发射信号相关分析 | 第51-53页 |
4.4 声发射信号模式识别 | 第53-58页 |
4.4.1 BP神经网络原理 | 第53-55页 |
4.4.2 试样制备与实验数据 | 第55页 |
4.4.3 基于AR时序建模进行特征提取的BP网络识别 | 第55-58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声发射检测数据分析系统开发 | 第59-69页 |
5.1 系统性能需求分析 | 第59页 |
5.2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 第59-60页 |
5.3 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第60-68页 |
5.3.1 声发射信号数据获取模块 | 第61-62页 |
5.3.2 声发射数据处理模块 | 第62-63页 |
5.3.3 声发射数据显示模块 | 第63-68页 |
5.3.4 结果文档提交模块 | 第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70页 |
6.2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