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

网格划分基础上的基于AP选择的室内定位技术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目标及内容第11-12页
        1.2.1 研究目标第11页
        1.2.2 研究内容第11-12页
    1.3 论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第12页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2-14页
第二章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4-21页
    2.1 室内定位传感技术第14-16页
        2.1.1 红外线定位技术第14页
        2.1.2 超声波定位技术第14-15页
        2.1.3 超宽带定位技术第15页
        2.1.4 无线射频识别定位技术第15页
        2.1.5 蓝牙定位技术第15页
        2.1.6 WLAN定位技术第15-16页
    2.2 测量方法和位置估计算法第16-20页
        2.2.1 三角测量法第16-19页
        2.2.2 场景分析法第19-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1页
第三章 基于AP部署优化的室内导航的设计与实现第21-32页
    3.1 基于AP选择的室内定位系统第21-24页
        3.1.1 符号及概念定义第21-22页
        3.1.2 策略设计第22-24页
    3.2 室内导航系统的实现及传统网格性能分析第24-26页
        3.2.1 NaviAP系统实现及测量试验第24-25页
        3.2.2 传统AP部署方式下NaviAP定位性能分析第25-26页
    3.3 一种优化的AP部署方案第26-28页
        3.3.1 问题建模第27页
        3.3.2 AP部署策略的分析比较第27-28页
    3.4 仿真实验第28-31页
        3.4.1 实验平台介绍第28-29页
        3.4.2 仿真结果分析第29-31页
    3.5 本章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的改进第32-42页
    4.1 传统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分析第32-33页
    4.2 构造置信区域定位算法第33-35页
        4.2.1 特殊结构下置信区域的说明第33-34页
        4.2.2 CRoC算法定位过程第34-35页
    4.3 构造三角形质心定位算法第35-37页
        4.3.1 算法理论分析第35-36页
        4.3.2 CTC算法定位过程第36-37页
    4.4 性能评估第37-41页
        4.4.1 仿真实验场景及参数说明第37-38页
        4.4.2 定位稳定性对比分析第38-39页
        4.4.3 定位误差比较分析第39-41页
        4.4.4 CRoC与CTC比较分析第41页
    4.5 本章小结第41-42页
第五章 算法联合实现基于AP选择的室内定位第42-48页
    5.1 多定位算法联合定位第42-43页
    5.2 NaviAP与CRoC算法联合定位第43页
    5.3 NaviAP与CTC算法联合定位第43-44页
    5.4 算法联合室内定位仿真实验第44-47页
        5.4.1 仿真实验场景及问题说明第44页
        5.4.2 NaviAP与CRoC联合定位实验结果第44-46页
        5.4.3 NaviAP与CTC联合定位实验结果第46-47页
    5.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六章 论文总结与未来工作第48-50页
    6.1 论文工作总结第48页
    6.2 未来工作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作者简介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SiO2与乳化剂GMS/PEG协同稳定的Pickering石蜡乳液研究
下一篇:“边城”扬州--战争视域下的南宋扬州诗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