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26页 |
1.1 引言 | 第8-9页 |
1.2 手性配合物的分类 | 第9-12页 |
1.2.1 含氮配体构筑的手性螺旋型配位聚合物 | 第9-11页 |
1.2.2 含氧类配体形成的手性螺旋配位聚合物 | 第11页 |
1.2.3 含吡啶羧酸类配体构筑的手性螺旋链配位聚合物 | 第11-12页 |
1.3 手性配合物的构筑策略 | 第12-13页 |
1.4 影响手性配合物结构的因素 | 第13-18页 |
1.4.1 金属离子的影响 | 第13-14页 |
1.4.2 有机配体的影响 | 第14-15页 |
1.4.3 阴离子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4 温度的影响 | 第16-18页 |
1.5 不对称催化反应 | 第18-22页 |
1.5.1 不对称催化反应概述 | 第18页 |
1.5.2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催化剂 | 第18-22页 |
1.6 不对称Henry反应 | 第22-23页 |
1.6.1 Henry反应简述 | 第22-23页 |
1.6.2 Henry反应的机理 | 第23页 |
1.6.3 不对称Henry反应催化剂的发展 | 第23页 |
1.7 选题依据 | 第23-26页 |
第二章 手性配位聚合物的制备、表征及其在催化Henry反应中的应用 | 第26-61页 |
2.1 引言 | 第26-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3页 |
2.2.1 实验试剂 | 第28-29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9-30页 |
2.2.3 手性配体的制备及表征 | 第30-32页 |
2.2.4 手性配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 第32-33页 |
2.3 手性配合物的晶体结构测定 | 第33-37页 |
2.3.1 手性配合物(6){{Cu[(1R,2R)-2,6-edpa][H_2O]}·2NO_3·2H_20}_n和手性配合物(7) {{Cu[(1S,2s)-2,6-edpa][H_2O]}·2N0_3·H_2O}_n的晶体结构 | 第33-34页 |
2.3.2 手性配合物(8){Cu_3[(1S,2S)-2-cdpa]_3(CH_3OH)_3}·6ClO_4·3CH_30H的晶体结构 | 第34-35页 |
2.3.3 手性配合物(9){[Cu_3[(1S,2S)-2-cdpa]_3(4,4'-dipy)(H_2O)_2]·6ClO_4·2H_20}_n的晶体结构 | 第35-36页 |
2.3.4 手性配合物(10){[Cu_3[(1S,2S-2-cdpa]_3(4,4'-dipy)_2(H_2O)]·6Cl0_4·4H_20}_n的晶体结构 | 第36-37页 |
2.4 手性螺旋链配合物的性质研究 | 第37-40页 |
2.4.1 配合物6的热稳定性 | 第37-38页 |
2.4.2 配合物的CD谱研究 | 第38-39页 |
2.4.3 配合物6和7的荧光性质 | 第39-40页 |
2.5 配合物1在催化非对映选择性Henry反应中的研究 | 第40-51页 |
2.5.1 背景 | 第40-41页 |
2.5.2 实验部分 | 第41-42页 |
2.5.3 反应条件的筛选 | 第42-45页 |
2.5.4 底物的适用性研究 | 第45-51页 |
2.6 配合物6在不对称催化Henry反应中的研究 | 第51-57页 |
2.6.1 不对称催化Henry反应的实验方法 | 第51页 |
2.6.2 催化剂的前期表征(XRD) | 第51-52页 |
2.6.3 催化反应 | 第52-57页 |
2.7 配合物4在不对称催化Henry反应中的研究 | 第57-59页 |
2.7.1 实验方法 | 第57页 |
2.7.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57-59页 |
2.8 配合物5在不对称催化Henry反应中的研究 | 第59-61页 |
2.8.1 实验方法 | 第59页 |
2.8.2 底物适用性研究 | 第59-61页 |
第三章 全文总结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