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铁剂健脾益气补血法治疗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6页 |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一) 缺铁性贫血的临床症状 | 第10-11页 |
(二) 现代缺铁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铁剂进展) | 第11-12页 |
二、中医药关于贫血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一) 中医对缺铁性贫血认识 | 第12页 |
(二) 中医对缺铁性贫血病因病机认识 | 第12-13页 |
(三) 中医药的应用 | 第13-16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6-29页 |
第一节 临床资料 | 第16-17页 |
一、病例来源 | 第16页 |
二、诊断及疗效标准 | 第16-17页 |
第二节 实施方法 | 第17-19页 |
一、随机方法 | 第17-18页 |
二、观察内容 | 第18页 |
三、治疗方法 | 第18页 |
四、资料的处理与统计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第三节 疗效标准 | 第19-20页 |
一、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页 |
二、自拟临床症状积分:(积分情况详见附录) | 第19页 |
三、西医疗效评定标准 | 第19-20页 |
第四节 结果 | 第20-24页 |
一、治疗前一般情况分析 | 第20-21页 |
二、按临床症状疗效评定标准分析 | 第21-22页 |
三、按总体疗效分析 | 第22-23页 |
四 按铁代谢指标分析 | 第23-24页 |
第五节 讨论分析 | 第24-29页 |
一、中医基础理论 | 第24-25页 |
二、中医组方原理及现代药理研究讨论 | 第25-26页 |
三、西医机制讨论 | 第26-27页 |
四、疗效讨论 | 第27-28页 |
五、问题与展望 | 第28-29页 |
结语 | 第29-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2页 |
附录 | 第32-35页 |
致谢 | 第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