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2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3-15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3-15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5页 |
二、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一) 国外文献主要观点 | 第15-16页 |
(二) 国内文献主要观点 | 第16-18页 |
(三) 国内外文献综述的简要评述 | 第18页 |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一)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划分 | 第18-19页 |
(二) 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含义 | 第19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9-20页 |
(一)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三) 研究框架 | 第20页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20-22页 |
(一) 可能的创新 | 第20-21页 |
(二) 本文的不足 | 第21-22页 |
第二章 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动分析 | 第22-30页 |
一、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规模变动分析 | 第22-23页 |
二、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效率变动分析 | 第23-25页 |
三、安徽省第三产业增长能力变动分析 | 第25-27页 |
四、安徽省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变动分析 | 第27-30页 |
第三章 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分析 | 第30-51页 |
一、安徽省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 第30-37页 |
(一) 安徽省第三产业各部门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 第30-33页 |
(二) 安徽省第三产业四个层次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 第33-35页 |
(三) 安徽省第三产业产出结构变动与华东地区比较 | 第35-37页 |
二、安徽省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动分析 | 第37-42页 |
(一) 安徽第三产业各部门劳动力结构变动分析 | 第37-40页 |
(二) 安徽第三产业劳动力结构变动的华东地区比较 | 第40-42页 |
三、安徽省第三产业投资结构变动分析 | 第42-47页 |
(一) 安徽第三产业各部门投资结构变动分析 | 第42-45页 |
(二) 安徽第三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变动与华东地区比较 | 第45-47页 |
四、安徽省第三产业与华东地区比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7-51页 |
(一) 安徽省第三产业存在的问题 | 第47-49页 |
(二) 安徽省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的原因分析 | 第49-51页 |
第四章 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第51-60页 |
一、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的影响因素 | 第51-53页 |
(一) 收入水平 | 第51页 |
(二) 工业化水平 | 第51-52页 |
(三) 城市化水平 | 第52页 |
(四) 资本供给水平 | 第52页 |
(五) 劳动力供给水平 | 第52页 |
(六) 技术供给水平 | 第52-53页 |
(七) 政府财政支出水平 | 第53页 |
(八) 对外开放水平 | 第53页 |
二、影响安徽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变动因素的经验建模 | 第53-56页 |
(一) 选取指标和数据来源 | 第53-55页 |
(二) 模型的建立 | 第55-56页 |
三、实证过程分析 | 第56-57页 |
四、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60页 |
(一) 第三产业第一层次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页 |
(二) 第三产业第二层次实证结果分析 | 第57-58页 |
(三) 第三产业第三层次实证结果分析 | 第58页 |
(四) 第三产业第四层次实证结果分析 | 第58-60页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60-65页 |
一、主要结论 | 第60-62页 |
二、政策建议 | 第62-65页 |
(一) 完善第三产业发展的规划体系 | 第62页 |
(二) 提高第三产业的市场化程度 | 第62页 |
(三) 促进城市化建设 | 第62-63页 |
(四) 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 第63页 |
(五) 加大投资力度 | 第63-64页 |
(六) 发展现代服务业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