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电器论文--继电器论文

推挽式双稳态电子过载继电器的研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引言第9-10页
    1.2 过载保护继电器的应用及发展第10-12页
        1.2.1 热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及特点第10-11页
        1.2.2 电子过载继电器的动作原理及特点第11-12页
        1.2.3 国内外电子过载继电器的发展第12页
    1.3 课题研究的现状第12-13页
    1.4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4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第二章 永磁电磁机构的工作原理及等效磁路分析第15-26页
    2.1 概述第15页
    2.2 永磁电磁铁分类第15-18页
        2.2.1 单稳态永磁电磁铁第15-16页
        2.2.2 双稳态永磁电磁铁第16页
        2.2.3 永磁电磁铁线圈连接方式第16-18页
    2.3 永磁电磁铁工作原理第18-19页
        2.3.1 单稳态永磁电磁铁工作原理第18页
        2.3.2 双稳态永磁电磁铁工作原理第18-19页
    2.4 单稳态、双稳态永磁机构的主要差别第19-20页
    2.5 推挽式双稳态永磁机构工作原理及等效磁路分析第20-25页
        2.5.1 推挽式双稳态永磁机构工作原理第20-23页
        2.5.2 推挽式双稳态永磁机构等效磁路分析第23-25页
    2.6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推挽式双稳态电磁铁磁系统设计第26-45页
    3.1 电子过载继电器的主要技术要求第26-27页
        3.1.1 电子过载继电器的主要参数第26页
        3.1.2 影响电磁机构的接触参数第26页
        3.1.3 电磁系统磁性材料的选择第26-27页
    3.2 推挽式双稳态永磁机构受力分析第27-28页
    3.3 反力特性计算第28-29页
    3.4 脱扣、正常保持位置永磁力矩设计第29-30页
    3.5 推挽式双稳态电磁铁主要部件尺寸确定第30-31页
        3.5.1 铁心尺寸确定第30-31页
        3.5.2 衔铁尺寸确定第31页
    3.6 气隙磁导计算第31-36页
        3.6.1 气隙磁导分析第31-35页
        3.6.2 气隙磁导计算第35-36页
    3.7 永磁体设计第36-42页
        3.7.1 永磁材料的介绍第36-37页
        3.7.2 永磁材料特性第37-39页
        3.7.3 永久磁铁的等效处理第39-40页
        3.7.4 永磁体外形尺寸计算第40-42页
    3.8 线圈的设计第42-44页
        3.8.1 线圈参数确定第42-44页
        3.8.2 线圈参数计算第44页
    3.9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第四章 样机试验第45-49页
    4.1 推挽式电磁铁吸力特性测试和比较第45-46页
    4.2 线圈温升试验第46-47页
    4.3 耐振性试验第47-48页
    4.4 电寿命试验第48页
    4.5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结论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路径安全路由协议研究
下一篇:Bt棉蕾铃大小及形成对杀虫蛋白表达量影响及其氮代谢生理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