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其他学科论文--中医泌尿学论文

通腑泄浊法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观察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第12-21页
 一、现代医学研究基础第12-17页
  (一) 流行病学第12页
  (二) CKD、CRF的诊断和治疗第12-13页
  (三) 尿毒素的研究概况第13-17页
 二、中医理论基础第17-19页
 三、通腑泄浊法结肠治疗的临床应用第19-20页
 四、问题与展望第20-21页
第二部分 临床观察第21-48页
 一、研究对象第21页
  (一) 研究对象来源第21页
  (二) 诊断标准第21页
  (三) 纳入标准第21页
  (四) 排除标准第21页
  (五) 退出标准第21页
 二、研究方法第21页
 三、技术路线第21-22页
 四、干预措施第22-24页
  (一) 基础治疗第22-23页
  (二) 分组治疗第23-24页
 五、观察指标第24页
 六、统计学处理第24-25页
 七、结果第25-42页
  (一) 病例纳入、排除、分组及剔除情况第25-26页
  (二) 纳入病例的基线情况第26-31页
  (三) 尿毒素水平变化第31-36页
  (四) 症状分析第36页
  (五) 疗效判定第36-37页
  (六) 安全性观察第37-38页
  (七) 依从性分析第38页
  (八) 随访第38-42页
 八、讨论第42-48页
  (一) 疗效分析第43-44页
  (二) 疗效特点及可能机制第44-45页
  (三) 应用的可行性第45-46页
  (四) 远期预后第46-48页
第三部分 证候分析第48-65页
 一、临床资料第48页
 二、统计学处理第48页
 三、结果第48-50页
  (一) 证候分布情况第48-49页
  (二) 中医证型与尿毒素水平相关性分析第49-50页
 四、讨论第50-51页
 结语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7页
 附录第57-64页
  附录一:慢性肾衰临床症状分级量化表第57-58页
  附录二:中华中医药学会肾病分会疗效判定标准第58-59页
  附录三:血清硫酸吲哚酚的定量检测方法简述第59-60页
  附录四:知情同意书第60-62页
  附录五:缩写词的中英文对照表第62-64页
 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药治疗卵巢衰老有效作用时机的探讨—附55例病例分析
下一篇:健脾温胃方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