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我国微博公益传播发展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绪论第6-10页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第6-7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7-8页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8-9页
    (四)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9-10页
一、我国微博公益传播概况第10-20页
    (一)微博公益传播概念界定第10-12页
        1.公益的概念界定第10页
        2.公益传播概念界定第10-11页
        3.微博公益传播概念界定第11-12页
    (二)我国微博公益传播的现状第12-13页
    (三)我国微博公益传播的主要形式第13-16页
    (四)微博公益传播发展的动力机制第16-20页
        1.公民主体意识增强第16-17页
        2.公众开始追求更高的需求层次第17-18页
        3.科技的进步推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第18页
        4.传统公益传播形式的局限第18-20页
二、我国微博公益传播的发展阶段第20-33页
    (一)微博公益传播发展第一阶段——“全民公益”时代第20-25页
        1.“全民公益”时代的概况第20页
        2.“全民公益”时代传播符号和形式第20-22页
        3.“全民公益”时代传播过程和效果分析——以“免费午餐”为例第22-25页
    (二)微博公益传播发展第二阶段——“轻公益”时代第25-33页
        1.“轻公益”时代的概况第25-26页
        2.“轻公益”时代传播模式分析第26-27页
        3.“轻公益”时代传播过程和效果分析——以“冰桶挑战”为例第27-33页
三、我国微博公益传播的特点第33-38页
    (一)参与方式简单,互动性强第33-35页
    (二)“大V”成为公益传播的主要意见领袖第35-36页
    (三)“长尾效应”在公益募捐中的有效利用第36-37页
    (四)传播效果的可视化,公益所得使用透明度高第37-38页
四、我国微博公益传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8-46页
    (一)缺乏政府引导与相关法律支持第38-39页
    (二)内容存在失真问题,致使传播主体公信力降低第39-40页
    (三)公益话题传播缺乏可持续性第40-41页
    (四)微博公益活动缺乏规范性第41-43页
    (五)没有“大V”参与的个人捐助很难得到广泛关注第43-46页
五、对我国微博公益传播发展的思考第46-51页
    (一)政府参与引导,并制定相关法律第46页
    (二)微博公益传播需加强公信力建设,公众提高自身媒介素养第46-47页
    (三)及时跟进公益活动信息,保持与粉丝的互动第47-48页
    (四)多方监督,共促微博公益活动传播健康发展第48-49页
    (五)在个人救助项目与“大V”用户间搭建沟通平台第49-51页
结语第51-53页
注释第53-55页
参考文献第55-58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第58-59页
致谢第59-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广安城市发展战略性问题研究
下一篇:折流式旋转床(RZB)微观混合和液—液传质性能及其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