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28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9-20页 |
1.2 研究范围与限制 | 第20-21页 |
1.3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4 论文框架 | 第22-23页 |
1.5 文献综述 | 第23-28页 |
第2章 香港建筑法规演变 | 第28-53页 |
2.1 前言 | 第28页 |
2.2 《建筑物条例》 | 第28-48页 |
2.2.1 开埠至二次世界大战时期(1841至 1945) | 第28-34页 |
2.2.1.1 1844年《维持公安及清洁条例》 | 第28-29页 |
2.2.1.2 1856年《建筑物与滋扰条例》 | 第29-30页 |
2.2.1.3 1887年《公众健康条例》及1889年《建筑物条例》 | 第30-32页 |
2.2.1.4 1903年《公众卫生及建筑物条例》 | 第32-33页 |
2.2.1.5 1935年《建筑物条例》 | 第33-34页 |
2.2.2 战后重建期(1946至 1956) | 第34-36页 |
2.2.2.1 1956年《建筑物条例》 | 第35-36页 |
2.2.3 急速发展期(1957至 1973) | 第36-42页 |
2.2.3.1 1959年《提供火警逃生途径守则》 | 第36页 |
2.2.3.2 1962年《建筑物(规划)规例》修订 | 第36-39页 |
2.2.3.3 1969年《建筑物(规划)规例》修订 | 第39-42页 |
2.2.4 新市镇时代(1974至 1992) | 第42-45页 |
2.2.4.1 1974年认可人士作业备考 | 第42页 |
2.2.4.2 1984年《建筑物(规划)规例》修订 | 第42-44页 |
2.2.4.3 1987年《建筑物(规划)规例》修订 | 第44页 |
2.2.4.4 1989年《消防和救援进出途径守则》 | 第44-45页 |
2.2.4.5 1992年《建筑物(规划)规例》修订 | 第45页 |
2.2.5 发展成熟期(1993至现在) | 第45-48页 |
2.2.5.1 1995年《楼宇的总热传送值守则》 | 第46页 |
2.2.5.2 《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 1997》 | 第46页 |
2.2.5.3 2001年及2002年《联合作业备考》 | 第46-47页 |
2.2.5.4 2004年《消防和救援进出途径守则》 | 第47页 |
2.2.5.5 2014年《住宅楼宇能源效益设计和建造规定指引》 | 第47-48页 |
2.3 《城市规划条例》 | 第48-51页 |
2.3.1 1939年《城市规划条例》与「分区计划大纲图」 | 第48-49页 |
2.3.2 1965年《土地利用计划书》与《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 | 第49-50页 |
2.3.3 1991年《城市规划条例》修订与「发展审批地区图」 | 第50-51页 |
2.4 土地租契 | 第51-52页 |
2.5 小结 | 第52-53页 |
第3章 香港建筑法规概述 | 第53-81页 |
3.1 前言 | 第53页 |
3.2 法定规范 | 第53-77页 |
3.2.1 《建筑物条例》 | 第53-61页 |
3.2.1.1 第 123B章《建筑物(建造)规例》 | 第55页 |
3.2.1.2 第 123F章《建筑物(规划)规例》 | 第55-61页 |
3.2.2 作业备考 | 第61-63页 |
3.2.2.1 认可人士、注册结构工程师及注册岩土工程师作业备考 | 第62页 |
3.2.2.2 联合作业备考 | 第62-63页 |
3.2.3 作业守则、设计手册及指引 | 第63-68页 |
3.2.3.1 2011年《建筑物消防安全守则》 | 第64-65页 |
3.2.3.2 《设计手册:畅通无阻的通道 2008》 | 第65页 |
3.2.3.3 2014年《住宅楼宇能源效益设计和建造规定指引》 | 第65-68页 |
3.2.4 《香港规划标准与准则》 | 第68-69页 |
3.2.5 《城市规划条例》 | 第69-77页 |
3.2.5.1 分区计划大纲图 | 第70-77页 |
3.2.6 其他 | 第77页 |
3.3 非法定规范 | 第77-80页 |
3.3.1 土地租契 | 第77-80页 |
3.4 小结 | 第80-81页 |
第4章 案例分析 | 第81-161页 |
4.1 前言 | 第81页 |
4.2 香港高层住宅建筑的总体规划 | 第81-94页 |
4.2.1 建筑物间距 | 第82-89页 |
4.2.1.1 2011年以前 | 第82-86页 |
4.2.1.2 2011年以后 | 第86-89页 |
4.2.2 高度限制 | 第89-91页 |
4.2.3 限尺限量地 | 第91-94页 |
4.3 香港高层住宅建筑的形体特征 | 第94-131页 |
4.3.1 避火层及空中花园 | 第95-102页 |
4.3.1.1 1996年以前 | 第95-97页 |
4.3.1.2 1996年至2001年 | 第97-98页 |
4.3.1.3 2001年以后 | 第98-102页 |
4.3.2 空调平台 | 第102-110页 |
4.3.2.1 1985年以前 | 第103-105页 |
4.3.2.2 1985年至2010年 | 第105-109页 |
4.3.2.3 2010年以后 | 第109-110页 |
4.3.3 窗台 | 第110-120页 |
4.3.3.1 1980年以前 | 第110-111页 |
4.3.3.2 1980年至1985年 | 第111-114页 |
4.3.3.3 1985年至2011年 | 第114-116页 |
4.3.3.4 2011年以后 | 第116-120页 |
4.3.4 露台及工作平台 | 第120-131页 |
4.3.4.1 2001年以前 | 第121-123页 |
4.3.4.2 2001年至2002年 | 第123-124页 |
4.3.4.3 2002年至2006年 | 第124-128页 |
4.3.4.4 2006年以后 | 第128-131页 |
4.4 香港高层住宅建筑的平面布局 | 第131-160页 |
4.4.1 无窗浴室/厕所 | 第131-139页 |
4.4.1.1 1997年以前 | 第131-133页 |
4.4.1.2 1997年至2000年 | 第133-135页 |
4.4.1.3 2000年以后 | 第135-139页 |
4.4.2 开放式厨房 | 第139-145页 |
4.4.2.1 2011年以前 | 第140-141页 |
4.4.2.2 2011年以后 | 第141-145页 |
4.4.3 窗台 | 第145-157页 |
4.4.3.1 1985年至2002年 | 第145-148页 |
4.4.3.2 2002年至2011年 | 第148-156页 |
4.4.3.3 2011年以后 | 第156-157页 |
4.4.4 露台及工作平台 | 第157-160页 |
4.5 小结 | 第160-161页 |
结语 | 第161-167页 |
研究所得 | 第161-162页 |
香港建筑法规对高层住宅建筑设计之影响 | 第162-165页 |
建议及展望 | 第165-167页 |
参考文献 | 第167-1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171-172页 |
致谢 | 第172-173页 |
附件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