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3.3 综述小结 | 第16-17页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方法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7-18页 |
1.4.3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9-21页 |
2 相关理论 | 第21-27页 |
2.1 社会调查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1.1 社会调查概述 | 第21-22页 |
2.1.2 社会调查方法的分类与应用 | 第22-24页 |
2.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2.1 建设工程合同概述 | 第24-25页 |
2.2.2 建设工程合同管理概述 | 第25-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3 陕西省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27-45页 |
3.1 调研对象分析 | 第27-32页 |
3.1.1 大型建设项目的界定 | 第27-32页 |
3.1.2 调研对象的确定 | 第32页 |
3.2 调研方案设计与实施 | 第32-35页 |
3.2.1 调研方案设计 | 第32-34页 |
3.2.2 调研方案实施 | 第34-35页 |
3.3 调研数据统计与分析 | 第35-43页 |
3.3.1 调研方案实施情况 | 第35页 |
3.3.2 调研数据分析 | 第35-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4 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关键问题分析 | 第45-65页 |
4.1 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普遍问题 | 第45-47页 |
4.1.1 合同形成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45-46页 |
4.1.2 合同履行阶段存在的问题 | 第46-47页 |
4.2 确定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 | 第47-51页 |
4.2.1 确定关键问题的方法选择 | 第47-48页 |
4.2.2 合同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 | 第48-51页 |
4.3 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存在的关键问题分析 | 第51-63页 |
4.3.1“营改增”的实施对施工合同管理的影响 | 第51-58页 |
4.3.2 合同工期延误的成因及后果 | 第58-61页 |
4.3.3“黑白”合同对建筑市场秩序的影响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5 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对策研究 | 第65-83页 |
5.1“营改增”的实施对施工合同管理影响的对策 | 第65-68页 |
5.1.1“营改增”对跨期合同影响的对策 | 第65-66页 |
5.1.2“营改增”对新签合同影响的对策 | 第66-68页 |
5.2 工程建设合同工期延误的对策 | 第68-79页 |
5.2.1 工期延误事前控制 | 第68-70页 |
5.2.2 工期延误事中控制 | 第70-77页 |
5.2.3 工期延误事后控制 | 第77-79页 |
5.3“黑白”合同对建筑市场秩序影响的对策 | 第79-81页 |
5.3.1 优化建筑企业承发包模式 | 第79-80页 |
5.3.2 建立根除“黑白”合同的长效机制 | 第80-8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81-83页 |
6 结论 | 第83-85页 |
6.1 主要研究成果 | 第83页 |
6.2 不足与展望 | 第83-85页 |
6.2.1 本论文的不足 | 第83-84页 |
6.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91-93页 |
附录 陕西省大型工程建设合同管理现状调查问卷 | 第93-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