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MM模型的城镇排水系统规划--以卤阳湖开发区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7页 |
1.2.1 国内外城市雨洪模型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2 国内外排水防涝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3.2 论文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二章 SWMM模型原理及建模路线 | 第20-31页 |
2.1 SWMM模型概述 | 第20页 |
2.2 SWMM模型原理 | 第20-24页 |
2.2.1 地表产流模型 | 第20-21页 |
2.2.2 地表产流计算 | 第21-22页 |
2.2.3 入渗模型理论 | 第22页 |
2.2.4 地表汇流模型理论 | 第22-23页 |
2.2.5 管网汇流理论 | 第23-24页 |
2.3 SWMM建模基本技术路线 | 第24-31页 |
2.3.1 创建新工程 | 第25页 |
2.3.2 绘制建模对象 | 第25-26页 |
2.3.3 属性设置 | 第26-27页 |
2.3.4 运行模拟 | 第27-28页 |
2.3.5 模拟结果查看 | 第28-30页 |
2.3.6 状态报告 | 第30-31页 |
第三章 雨水排水管渠设计 | 第31-46页 |
3.1 研究区域基本情况 | 第31-32页 |
3.1.1 研究区域的地理环境概况 | 第31页 |
3.1.2 原有排水系统分析介绍 | 第31-32页 |
3.2 雨水管渠系统设计 | 第32-45页 |
3.2.1 总体区域布置思路 | 第32页 |
3.2.2 管渠初步布置 | 第32-34页 |
3.2.3 管渠和节点的编号原则 | 第34页 |
3.2.4 子汇水区划分 | 第34-39页 |
3.2.5 雨水管渠设计流量 | 第39-42页 |
3.2.6 雨水管渠水力计算 | 第42页 |
3.2.7 雨水管渠设计结果 | 第42-4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于SWMM模型的管网汇流模拟 | 第46-61页 |
4.1 芝加哥雨型设计 | 第46-47页 |
4.2.模型参数率定 | 第47-53页 |
4.2.1.径流系数法 | 第47-48页 |
4.2.2 待校准参数集 | 第48-49页 |
4.2.3 参数灵敏度分析 | 第49页 |
4.2.4 模型参数取值 | 第49-53页 |
4.3 运行模拟及结果查看及其分析 | 第53-60页 |
4.3.1 节点结果查看 | 第53-55页 |
4.3.2 管道结果查看 | 第55-60页 |
4.3.3 原因分析 | 第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五章 排水系统改进及成果 | 第61-65页 |
5.1 管渠设计改进 | 第61页 |
5.2 模拟结果查看 | 第61-64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总结与不足 | 第65-67页 |
6.1 总结 | 第65页 |
6.2 不足与建议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2页 |
附录 | 第72-89页 |
附表 1.雨水管渠初步设计结果表 | 第72-78页 |
附表 2.管道模拟结果汇总表 | 第78-83页 |
附表 3.排水管网最终设计方案表 | 第83-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