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双阴离子共掺杂铌酸钠光催化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8-21页
    1.1 光催化的发展历史第8页
    1.2 光催化原理第8-11页
    1.3 光催化改性方法第11-18页
        1.3.1 半导体复合第11-12页
        1.3.2 贵金属沉积第12-13页
        1.3.3 染料光敏化第13页
        1.3.4 掺杂改性第13-18页
    1.4 光催化的应用第18-19页
        1.4.1 光解水制氢第18页
        1.4.2 空气净化第18页
        1.4.3 废水处理第18-19页
        1.4.4 太阳能电池第19页
        1.4.5 抗菌作用第19页
        1.4.6 防雾和自清洁第19页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9-21页
第二章 基础理论和计算方法第21-33页
    2.1 多粒子体系的薛定谔方程第21-22页
    2.2 Born-Oppenheimer近似和Hartree-Fock近似第22-24页
        2.2.1 Born-Oppenheimer近似第22-23页
        2.2.2 Hartree-Fock近似第23-24页
    2.3 密度泛函理论第24-27页
        2.3.1 Thomas-Fermi模型第24-25页
        2.3.2 Hohenberg-Kohn定理第25-26页
        2.3.3 Kohn-Shan方程第26-27页
    2.4 交换关联泛函第27-29页
        2.4.1 局域密度近似(LDA)第28页
        2.4.2 广义梯度近似(GGA)第28-29页
    2.5 平面波基组和赝势第29-31页
        2.5.1 平面波基组第29-30页
        2.5.2 赝势第30-31页
    2.6 本文所用的计算软件包第31-33页
第三章 双阴离子共掺杂铌酸钠光催化活性的第一性原理研究第33-50页
    3.1 引言第33-34页
    3.2 计算方法第3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4-49页
        3.3.1 纯净NaNbO_3的电子结构第34-36页
        3.3.2 氧化还原势第36-37页
        3.3.3 热力学稳定性第37-42页
        3.3.4 单掺杂第42-45页
        3.3.5 共掺杂第45-48页
        3.3.6 光学性质第48-49页
    3.4 结论第49-50页
第四章 总结和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5页
致谢第55-56页
攻读硕士期间工作情况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府河污灌区农田镉铅含量调查及其低积累作物品种筛选
下一篇: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