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引言 | 第15页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5-21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 第16-17页 |
1.2.3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17-21页 |
1.3 超级电容器概述 | 第21-24页 |
1.3.1 超级电容器组成及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1.3.2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22-23页 |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第2章 Co_3O_4纳米多级材料的构筑及其储能特性研究 | 第25-41页 |
2.1 引言 | 第25页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25-26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26-28页 |
2.3.1 钴基有机框架化合物(Co-MOFs)的制备 | 第26-27页 |
2.3.2 多孔的Co_3O_4纳米材料的制备 | 第27页 |
2.3.3 材料的表征 | 第27页 |
2.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7-28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28-35页 |
2.4.1 热重的分析 | 第28-29页 |
2.4.2 红外谱图的分析 | 第29页 |
2.4.3 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第29-30页 |
2.4.4 能量色散X射线能谱图分析 | 第30-31页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图分析 | 第31页 |
2.4.6 形貌分析 | 第31-34页 |
2.4.7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4-35页 |
2.5 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5-38页 |
2.5.1 循环伏安测试 | 第35-36页 |
2.5.2 电池充放电测试 | 第36页 |
2.5.3 电池循环性能图以及库伦效率图 | 第36-37页 |
2.5.4 电池的阻抗性能图 | 第37-38页 |
2.6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分析 | 第38-40页 |
2.6.1 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第38页 |
2.6.2 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38-39页 |
2.6.3 循环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39-40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多孔ZnO/Co_3O_4多面体的制备及其储能特性研究 | 第41-57页 |
3.1 引言 | 第41页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3.3.1 双金属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前驱体的制备 | 第42页 |
3.3.2 多孔ZnO/Co_3O_4多面体的制备 | 第42页 |
3.3.3 材料的表征 | 第42页 |
3.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42-43页 |
3.4 材料的表征与分析 | 第43-47页 |
3.4.1 双金属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的高倍光学显微镜照片 | 第43页 |
3.4.2 热重分析 | 第43-44页 |
3.4.3 X射线粉末衍射的图谱分析 | 第44-45页 |
3.4.4 红外谱图分析 | 第45页 |
3.4.5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S) | 第45-46页 |
3.4.6 产物的形貌分析 | 第46-47页 |
3.4.7 比表面积分析 | 第47页 |
3.5 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7-50页 |
3.5.1 电池的循环伏安法测试分析 | 第47-48页 |
3.5.2 电池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48-49页 |
3.5.3 循环性能及库伦效率分析 | 第49页 |
3.5.4 阻抗测试的分析 | 第49-50页 |
3.6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分析 | 第50-55页 |
3.6.1 阳离子电解液的影响 | 第50-51页 |
3.6.2 碱性溶液浓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3.6.3 前驱体煅烧温度的影响 | 第52-54页 |
3.6.4 最佳条件下的CV及充放电分析 | 第54-55页 |
3.6.5 循环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55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4章 多孔NiO/ZnO微球的构筑及其储能特性研究 | 第57-70页 |
4.1 引言 | 第57页 |
4.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57-58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58页 |
4.3.1 双金属MOF前驱体的制备 | 第58页 |
4.3.2 多孔的ZnO/NiO微球的制备 | 第58页 |
4.3.3 测试与表征 | 第58页 |
4.3.4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8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8-64页 |
4.4.1 前驱体在高倍显微镜下的晶体图 | 第58-59页 |
4.4.2 热重分析 | 第59页 |
4.4.3 X射线粉末衍射的图谱分析 | 第59-61页 |
4.4.4 红外谱图分析 | 第61页 |
4.4.5 能量色散X射线分析(EDS) | 第61-62页 |
4.4.6 XPS谱图分析 | 第62页 |
4.4.7 形貌分析 | 第62-64页 |
4.4.8 比表面积分析 | 第64页 |
4.5 锂离子电池负极电化学分析 | 第64-67页 |
4.5.1 电池循环伏安测试分析 | 第64-65页 |
4.5.2 电池充放电测试分析 | 第65页 |
4.5.3 循环性能及库伦效率分析 | 第65-67页 |
4.6 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7-69页 |
4.6.1 循环伏安性能测试分析 | 第67页 |
4.6.2 充放电性能测试 | 第67-68页 |
4.6.3 循环圈数分析 | 第68-69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8页 |
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