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2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纤维生物质的基本组成 | 第12-14页 |
1.2.1 纤维素 | 第13页 |
1.2.2 木质素 | 第13-14页 |
1.2.3 半纤维素 | 第14页 |
1.2.4 其他组分 | 第14页 |
1.3 三种组成之间的联接方式 | 第14-15页 |
1.4 影响处理方式选择的因素 | 第15-18页 |
1.4.1 比表面积与孔隙特性的影响 | 第15-16页 |
1.4.2 纤维素结晶度的影响 | 第16页 |
1.4.3 纤维素聚合度的影响 | 第16页 |
1.4.4 木质素的影响 | 第16-17页 |
1.4.5 半纤维素的影响 | 第17页 |
1.4.6 降解产物的影响 | 第17-18页 |
1.5 纤维生物质处理方式 | 第18-20页 |
1.5.1 粉碎、研磨、挤压和超声处理 | 第18页 |
1.5.2 生物处理 | 第18-19页 |
1.5.3 酸处理 | 第19页 |
1.5.4 碱处理 | 第19页 |
1.5.5 有机溶剂处理 | 第19页 |
1.5.6 爆破处理 | 第19-20页 |
1.5.7 水热处理 | 第20页 |
1.5.8 复合处理 | 第20页 |
1.6 小结 | 第20-21页 |
1.7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第二章 水热处理油菜杆对液体产物的影响 | 第22-42页 |
2.1 引言 | 第22-23页 |
2.2.材料和方法 | 第23-28页 |
2.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23页 |
2.2.2 水热处理过程 | 第23-25页 |
2.2.3 原料组分测定 | 第25-26页 |
2.2.4 单糖的测定 | 第26-27页 |
2.2.5 聚糖的测定 | 第27页 |
2.2.6 低聚木糖的测定 | 第27页 |
2.2.7 抑制物的测定 | 第27页 |
2.2.8 分子量的测定 | 第27-28页 |
2.2.9 液体产物热稳定性测定 | 第28页 |
2.2.10 液体产物的二维核磁测定 | 第2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8-41页 |
2.3.1 液体产物中单糖和聚糖组分的分析 | 第28-30页 |
2.3.2 液体产物中低聚木糖的分析 | 第30-31页 |
2.3.3 液体产物单糖降解产物的分析 | 第31-32页 |
2.3.4 液体产物中低聚物分子量的分析 | 第32-33页 |
2.3.5 液体产物热稳定性的分析 | 第33-34页 |
2.3.6 液体产物的二维核磁共振图谱 | 第34-40页 |
2.3.7 处理过程的物料衡算 | 第40页 |
2.3.8 处理程度系数与液体产物得率之间的关系 | 第40-41页 |
2.4 小结 | 第41-42页 |
第三章 水热处理油菜杆对残渣酶解产糖的影响 | 第42-55页 |
3.1 引言 | 第42-43页 |
3.2.材料和方法 | 第43-45页 |
3.2.1 实验材料和试剂 | 第43页 |
3.2.2 水热处理过程 | 第43页 |
3.2.3 原料和残渣组分测定 | 第43页 |
3.2.4 原料和残渣的酶解过程 | 第43-44页 |
3.2.5 原料和残渣的表观形态测定 | 第44页 |
3.2.6 原料和残渣的比表面积测定 | 第44页 |
3.2.7 原料和残渣结晶度的测定 | 第44页 |
3.2.8 原料和残渣的红外光谱的测定 | 第44页 |
3.2.9 原料和残渣的热稳定性测定 | 第44-45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5-54页 |
3.3.1 残渣得率和其组分分析 | 第45-47页 |
3.3.2 原料和残渣的表观形态和比表面积分析 | 第47-49页 |
3.3.3 原料和残渣的X射线衍射图谱分析 | 第49-51页 |
3.3.4 原料和残渣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 第51-52页 |
3.3.5 原料和残渣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52-53页 |
3.3.6 原料和残渣的酶解分析 | 第53-54页 |
3.4 小结 | 第54-55页 |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4.1 研究结论 | 第55页 |
4.2 研究展望 | 第55-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作者简介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