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汽轮发电机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分析与诊断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12-14页 |
第2章 汽轮发电机仿真平台的搭建与验证 | 第14-27页 |
2.1 简述 | 第14页 |
2.2 基于场路耦合的有限元理论及软件介绍 | 第14-21页 |
2.2.1 二维电磁场基础理论 | 第14-15页 |
2.2.2 场路耦合基础理论 | 第15-20页 |
2.2.3 仿真软件简介 | 第20-21页 |
2.3 汽轮发电机仿真平台的搭建 | 第21-24页 |
2.3.1 本体模型 | 第21-23页 |
2.3.2 外电路模型 | 第23-24页 |
2.3.3 数据处理模型 | 第24页 |
2.4 汽轮发电机仿真平台的验证 | 第24-26页 |
2.4.1 正常运行下的磁场分布 | 第24-25页 |
2.4.2 正常运行下的基本电气量 | 第25-2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不同励磁模式下转子匝间短路故障分析 | 第27-37页 |
3.1 简述 | 第27页 |
3.2 不同励磁模式和转子匝间短路故障的设置 | 第27页 |
3.3 转子绕组匝间短路故障的特征量分析 | 第27-36页 |
3.3.1 磁场变化规律的分析 | 第27-32页 |
3.3.2 基本电气量变化规律的分析 | 第32-34页 |
3.3.3 电磁转矩变化规律的分析 | 第34-3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基于U型检测线圈的转子匝间短路故障诊断 | 第37-47页 |
4.1 简述 | 第37页 |
4.2 新型检测线圈故障诊断方法的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4.3 新型检测线圈法的有效性验证 | 第40-45页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40页 |
4.3.2 单机空载运行 | 第40-43页 |
4.3.3 单机负载运行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9页 |
5.1 结论 | 第47-48页 |
5.2 下一步工作与展望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