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蔬菜园艺论文--甘蓝类论文

通过远缘杂交创制甘蓝Ogura细胞质雄性不育的恢复材料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英文缩略表第13-14页
第一章 引言第14-24页
    1.1 植物体中雄性不育的研究概况第14-18页
    1.2 Ogura雄性不育在甘蓝类蔬菜上的研究概况第18-20页
        1.2.1 Ogura雄性不育的研究及在甘蓝类蔬菜上的应用第18-19页
        1.2.2 Ogura雄性不育的潜在的风险及负面影响第19-20页
    1.3 Ogura CMS/ Rfo育种体系在甘蓝型油菜中的应用第20-21页
    1.4 远缘杂交和胚挽救在芸薹属作物上的研究和应用第21-22页
        1.4.1 远缘杂交在芸薹属作物上的应用第21页
        1.4.2 胚挽救在甘蓝及其近缘种远缘杂交中的应用第21-22页
    1.5 分子标记在作物遗传和育种上的应用第22-23页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4页
第二章 芥蓝—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的获得和鉴定第24-34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2.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设计第24页
        2.1.2 试验方法第24-26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6-31页
        2.2.1 芥蓝和甘蓝型油菜F_1植株的获得及胚挽救效果第26-27页
        2.2.2 不同离体时期对胚挽救效果的影响第27-29页
        2.2.3 F_1代植株分子标记鉴定第29页
        2.2.4 F_1代植株形态学鉴定第29-30页
        2.2.5 F_1代植株倍性鉴定和胚挽救的作用第30-31页
    2.3 讨论第31-34页
        2.3.1 种间杂种的应用价值第31-32页
        2.3.2 胚挽救的应用和研究第32页
        2.3.3 流式细胞仪的应用第32-34页
第三章 Rfo特异标记的开发及恢复单株的筛选第34-42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34-35页
        3.1.1 试验材料第34页
        3.1.2 试验方法第34-35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35-40页
        3.2.1 Rfo同源序列比对分析和Rfo特异标记开发第35-37页
        3.2.2 恢复单株的筛选和育性观察第37-39页
        3.2.3 不同单株育性比较和育性变化趋势第39-40页
    3.3 讨论第40-42页
        3.3.1 芸薹属中Rfo同源序列分析第40-41页
        3.3.2 芸薹属作物中恢复系的创制第41-42页
第四章 种间杂交F_2代、BC_1代的鉴定及BC_1代背景分析第42-53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42-43页
        4.1.1 试验材料第42页
        4.1.2 试验方法第42-43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43-50页
        4.2.1 加倍后植株的形态和F_2代的获得第43-44页
        4.2.2 BC_1代的获得和恢复单株筛选第44-46页
        4.2.3 种间杂种遗传背景分析第46-49页
        4.2.4 BC_1代形态学观察和育性观察第49-50页
        4.2.5 BC_1 代中重点单株的选择第50页
    4.3 讨论第50-53页
        4.3.1 SSR标记在背景选择上应用第50-51页
        4.3.2 F_1代加倍植株的育性分析和应用前景第51页
        4.3.3 重点单株的育性分析和下一步应用第51-53页
第五章 全文结论第53-55页
    5.1 获得了芥蓝和甘蓝型油菜的种间杂种,明确了胚挽救的最佳时期第53页
    5.2 首次获得7株育性恢复的Ogura CMS芥蓝和甘蓝型油菜种间杂种,并新开发出Rfo序列特异分子标记第53-54页
    5.3 快速筛选获得遗传背景与芥蓝更为接近的BC_1代Rfo阳性单株第54-55页
参考文献第55-63页
附录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作者简历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七对重金属镉的富集效应及其生理机制研究
下一篇:放疗相关盆腔纤维化的多光子光学诊断及应用吡非尼酮干预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