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引言 | 第12页 |
1.2 花类药材及其中成药的概述 | 第12-13页 |
1.2.1 花类药材的概述 | 第12-13页 |
1.2.2 花类中成药的概述 | 第13页 |
1.3 各种花类药材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13-15页 |
1.3.1 薄层色谱法 | 第13-14页 |
1.3.2 气相色谱法 | 第14页 |
1.3.3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14页 |
1.3.4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第14-15页 |
1.3.5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 第15页 |
1.4 敞开式质谱法的发展概述 | 第15-17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敞开式质谱法检测金银花中绿原酸 | 第18-27页 |
2.1 前言 | 第18-19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19-20页 |
2.2.1 仪器与试剂 | 第19页 |
2.2.2 实验条件 | 第19页 |
2.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19-20页 |
2.2.4 样品的处理 | 第20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20-26页 |
2.3.1 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0-23页 |
2.3.2 高效液相色谱的考察 | 第23-24页 |
2.3.3 敞开式质谱法对金银花半定量分析及液相结果的对比 | 第24-26页 |
2.4 结论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敞开式质谱法检测花类药材有效成分的分布 | 第27-42页 |
3.1 前言 | 第27-2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8-29页 |
3.2.1 仪器与试剂 | 第28页 |
3.2.2 实验条件 | 第28页 |
3.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28-29页 |
3.2.4 样品的处理 | 第29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29-40页 |
3.3.1 肉桂酸敞开式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29-32页 |
3.3.2 肉桂酸在植物不同部位的分布及半定量分析 | 第32-34页 |
3.3.3 丁香酚敞开式质谱条件的优化 | 第34-38页 |
3.3.4 丁香酚在丁香花蕾和果实期的含量比较及半定量分析 | 第38-40页 |
3.4 结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易混淆花类药材及其中成药半定量分析 | 第42-49页 |
4.1 前言 | 第42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4.2.1 仪器与试剂 | 第42-43页 |
4.2.2 实验条件 | 第43页 |
4.2.3 标准溶液的制备 | 第43页 |
4.2.4 样品的处理 | 第43-44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8页 |
4.3.1 敞开式质谱法对肉桂子与公丁香的鉴别 | 第44-45页 |
4.3.2 金银花与山银花的区别 | 第45-46页 |
4.3.3 几种中成药的半定量分析 | 第46-48页 |
4.4 结论 | 第48-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