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村经济结构与体制论文--农业合作形式论文--经济联合体论文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研究--以七台河市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2-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2-13页
        1.1.2 研究目的第13-14页
        1.1.3 研究意义第14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7页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7-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3.2 研究方法第18页
    1.4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18-19页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第19-22页
    2.1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涵第19页
    2.2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第19-20页
    2.3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理论基础第20-22页
        2.3.1 西方典型合作社理论第20-21页
        2.3.2 马克思主义合作社理论第21-22页
第3章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分析第22-27页
    3.1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历史概况第22-23页
        3.1.1 萌芽阶段(1978 年以前)第22页
        3.1.2 起步阶段(1978 年-2007 年)第22页
        3.1.3 规范化发展阶段(2007 年至今)第22-23页
    3.2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现状第23-24页
        3.2.1 发展数量现状第23-24页
        3.2.2 产业构成现状第24页
    3.3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主要模式第24-27页
        3.3.1 集体组织带动型第24页
        3.3.2 专业大户带动型第24-25页
        3.3.3 龙头企业带动型第25-26页
        3.3.4 牵头引办型第26页
        3.3.5 自发联合型第26-27页
第4章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效果与问题—以七台河市为例第27-34页
    4.1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第27-28页
    4.2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作用第28-30页
        4.2.1 统一组织农产品购销第28页
        4.2.2 统一提供生产资料第28-29页
        4.2.3 促进农业科技普及第29页
        4.2.4 推广“互联网+农业”发展第29-30页
    4.3 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第30-34页
        4.3.1 规模普遍较小,服务带动能力不强第30-32页
        4.3.2 内部管理不健全,缺少专业人才第32页
        4.3.3 成员收入有限,缺乏发展资金第32-33页
        4.3.4 种植结构不够完善,有待调整第33-34页
第5章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第34-38页
    5.1 国内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第34-35页
        5.1.1 江苏省常熟市虞盛农产品专业合作社第34页
        5.1.2 山东省潍坊市蔬菜农业合作社第34-35页
    5.2 国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验借鉴第35-37页
        5.2.1 丹麦农民专业合作社第35-36页
        5.2.2 以色列农民专业合作社第36-37页
    5.3 国内外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启示第37-38页
第6章 黑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政策建议第38-44页
    6.1 增加资金投入,扶持合作社创新发展第38-39页
        6.1.1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优惠政策第38-39页
        6.1.2 引导多元化的资本投入与生产经营第39页
    6.2 优化产品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绿特色”农业第39页
    6.3 打造农村电商平台,推进区域商贸流通一体化第39-40页
        6.3.1 努力打造高层次的农村电商平台第39-40页
        6.3.2 稳步发展农村商贸物流业第40页
    6.4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机制第40-41页
        6.4.1 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组织结构第40-41页
        6.4.2 政府部门加强外部监督工作第41页
        6.4.3 明确生产经营中的产权归属第41页
        6.4.4 转变合作社管理理念第41页
    6.5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建立农业科研机制第41-42页
        6.5.1 创新高等院校办学模式第42页
        6.5.2 完善农业科研体系第42页
    6.6 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第42-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第48-49页
致谢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多孔或规整形貌金属氧化物制备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下一篇:高功率全光纤激光器光纤耦合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