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量表评估稳心律合剂对长程持续性及永久性心房颤动(心阳不振证)患者的干预作用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 第11-19页 |
| 1. 心房颤动的中医学研究概况 | 第11-14页 |
| 1.1 中医对房颤病名的认识 | 第11页 |
| 1.2 中医对房颤脉象的认识 | 第11页 |
| 1.3 中医对房颤病因的阐述 | 第11-12页 |
| 1.4 中医对房颤病机演变的认识 | 第12-13页 |
| 1.5 中医对房颤辨证分型的认识 | 第13页 |
| 1.6 中医药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 2. 心房颤动的现代医学研究概况 | 第14-19页 |
| 2.1 现代医学对房颤的定义及分类 | 第14-15页 |
| 2.2 房颤的发生及维持机制 | 第15-17页 |
| 2.3 现代医学治疗房颤的研究进展 | 第17-19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9-30页 |
| 1. 资料与方法 | 第19-22页 |
| 1.1 诊断标准 | 第19页 |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9-20页 |
| 1.3 研究对象 | 第20页 |
| 1.4 研究方法 | 第20-22页 |
| 2、研究结果 | 第22-30页 |
| 2.1、一般资料比较 | 第22-23页 |
| 2.2. 临床观察指标比较 | 第23-30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0-36页 |
| 1、稳心律合剂组方及配伍意义 | 第30-31页 |
| 1.1 温阳理论在中医治疗心律失常中的应用 | 第30页 |
| 1.2 稳心律合剂的方解及相关研究进展 | 第30-31页 |
| 2. 生活质量的概念和意义 | 第31页 |
| 2.1 房颤与生活质量 | 第31页 |
| 2.2 中医与生活质量 | 第31页 |
| 3. 结果分析 | 第31-34页 |
| 3.1 稳心律合剂对房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31-33页 |
| 3.2 稳心律合剂对房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 | 第33-34页 |
| 3.3 稳心律合剂对房颤患者心室率的影响 | 第34页 |
| 4. 结论 | 第34页 |
| 5. 展望 | 第34-36页 |
| 参考文献 | 第36-41页 |
| 附录 | 第41-54页 |
| (一) 符号说明 | 第41页 |
| (二) 一般资料调查表 | 第41-42页 |
| (三) 心房颤动生活质量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四) 中华生存质量量表 | 第43-47页 |
| (五) 心悸证候评分表 | 第47-49页 |
| (六) 治疗前后客观指标对照表 | 第49页 |
| (七) 中华生存质量量表评分方法 | 第49-53页 |
| (八) 稳心律合剂使用说明书 | 第53页 |
| (九) 稳心律合剂制剂摘要 | 第53-5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