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5页 |
一、研究现状:概念定义中的行政权 | 第15-20页 |
(一) 管理权说及其缺陷分析 | 第15-16页 |
(二) 执行权说及其缺陷分析 | 第16-17页 |
(三) 结合说及其缺陷分析 | 第17-19页 |
1、管理权与执行权结合说 | 第17-18页 |
2、执行权与特征结合说 | 第18-19页 |
(四) 行政权定义的难点及出路 | 第19-20页 |
1、行政权定义的难点 | 第19页 |
2、行政权定义的出路 | 第19-20页 |
二、历史解读:权力体系中的行政权 | 第20-32页 |
(一) 西方的历程 | 第20-26页 |
1、行政权附属的时代 | 第20-23页 |
2、行政权分离、分立的时代 | 第23-26页 |
(二) 中国的历程 | 第26-31页 |
1、古代的行政权状态 | 第26-28页 |
2、中华民国时代的行政权状态 | 第28-29页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体制中的行政权状态 | 第29-31页 |
(三) 总结 | 第31-32页 |
三、转型与型塑:现代行政权分析 | 第32-41页 |
(一) 现代行政权:转型中的行政权 | 第32-33页 |
(二) 转型的原因:行政理念的革新和行政方式的转化 | 第33-35页 |
1、行政理念的革新 | 第33-35页 |
2、行政方式的转变 | 第35页 |
(三) 型塑之边界:消极行政积极行政之辨析 | 第35-38页 |
(四) 型塑现代行政权 | 第38-40页 |
1、消极行政权存在的必要性 | 第38-39页 |
2、积极行政权的生长 | 第39-40页 |
(五) 警惕的问题:行政权的异化 | 第40-41页 |
五、结语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