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 国内外相关问题研究 | 第13-18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2.3 文献评价 | 第17-18页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思路和方法 | 第18-20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8-20页 |
第2章 政府在行业诚信体系建设中的职能分析 | 第20-28页 |
2.1 政府自我完善的职能 | 第21-24页 |
2.1.1 政府权力的有限性 | 第21-22页 |
2.1.2 政府行政有效性 | 第22-23页 |
2.1.3 服务型政府与法制型政府并重 | 第23-24页 |
2.2 政府道德规约的职能 | 第24-26页 |
2.2.1 对个人信用的制度规约 | 第24-25页 |
2.2.2 对企业信用的制度规约 | 第25页 |
2.2.3 建立严格的失信惩戒机制 | 第25-26页 |
2.3 政府的伦理道德教育职能 | 第26-28页 |
2.3.1 创设多样的教育途径 | 第26页 |
2.3.2 构筑有效的教育策略 | 第26-27页 |
2.3.3 强化企业和个人诚信教育 | 第27-28页 |
第3章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信用的现状分析 | 第28-42页 |
3.1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发展概述 | 第28-31页 |
3.1.1 建筑装饰行业发展迅速 | 第28-29页 |
3.1.2 建筑装饰行业前景光明 | 第29-30页 |
3.1.3 建筑装饰行业政策运行环境 | 第30-31页 |
3.2 我国建筑装饰行业诚信缺失现象分析 | 第31-36页 |
3.2.1 建设单位失信行为 | 第31-32页 |
3.2.2 施工单位失信行为 | 第32-34页 |
3.2.3 设计单位失信行为 | 第34-35页 |
3.2.4 材料商失信行为 | 第35页 |
3.2.5 住宅装饰企业失信行为 | 第35-36页 |
3.3 建筑装饰行业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 第36-42页 |
3.3.1 政府部门监管不到位 | 第36-38页 |
3.3.2 政府部门对行业协会引导不足 | 第38-39页 |
3.3.3 政府部门不重视培养企业自律意识 | 第39页 |
3.3.4 政府对行业从业人员培养投入不足 | 第39-40页 |
3.3.5 政府部门行业信用中介方重视程度不足 | 第40-42页 |
第4章 国外主要诚信体系建设模式中的政府作用分析 | 第42-49页 |
4.1. 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模式 | 第42-43页 |
4.2 以西欧为代表的中央信贷登记模式 | 第43-44页 |
4.3 以日本为代表的行业会员制模式 | 第44页 |
4.4 几种外国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 | 第44-49页 |
第5章 政府在建筑装饰行业诚信体系建设方面的职能构建 | 第49-57页 |
5.1 构建多方合作的新型关系 | 第49-50页 |
5.2 构建适合体系创建阶段的“政府主导”信用模式 | 第50-52页 |
5.2.1 构建“政府主导”模式的现实基础分析 | 第50-51页 |
5.2.2 确立“政府主导”模式中的政府职能 | 第51-52页 |
5.3 政府力推构建适合体系成熟阶段的“市场主导”模式 | 第52-53页 |
5.3.1 为什么要选择“市场主导”模式 | 第52-53页 |
5.3.2 “市场主导”模式中政府的职能 | 第53页 |
5.4 建筑装饰行业诚信体系建设各阶段政府具体作用分析 | 第53-57页 |
5.4.1 设立专管机构 | 第54页 |
5.4.2 做好诚信信息采集和评价工作 | 第54-55页 |
5.4.3 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价机制 | 第55页 |
5.4.4 做好后期的监管工作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